太太,跟我夸过好几次,你绣的头枕,屏风一挂上就有人抢。”七太奶给两个小娃娃剥着花生,道:
“我和你们福太奶,上了年纪,精力上达不到了。
你们只需每日下午来即可。
族里的夫子,都是有月银,虽然只有八百文,但也是一份收入不是。”
福太奶也道:“知道你们都看不上这半份月银,可你们看看我妯娌俩,一个白发渐多,一个老眼昏花,真打算让我们在族学里死尔后已呀!”
沈笑和朱氏同时起身,给两位太奶行了一礼,当然,沈笑的福礼依然有些不太流畅。
昌林和小拴子,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却记得这是给长辈行礼。
两个小娃娃也一起爬起来拱手手。
离的近,福太奶倒是能看清,她搂住两个小儿,心肝儿宝贝的一通叫。
她一生未有子嗣,福太爷却对她敬爱有加,两人以前过继过孩子,却也在十几年前守城时没了。
打那之后,他们便不再过继孩子,把族学里的孩子当自己孩看。
沈笑一礼后要开口,七太奶又道:“七两,你教教三字经的本事还是有的。
小叶子这两年,就跟着你学的不错。”
“可我那还有许多事儿……”沈笑在七太奶和福太奶的注视下,有些气短,她挠挠额头,“我跟我伯娘说一下?”
朱氏和沈笑没有想到来一趟族学,带了个任务出来。
“七两,看两位太奶的意思,我们是推辞不得了。”
“朱嫂子,沈氏族学女班,有些青黄不接了。
外面的村子,族学义学少,女学更少。
咱们沈家的姑娘,虽然说认字多,但能和七太奶,福太奶她们这样学的深的不多。”沈笑也终于明白,为何当初四爷爷一得知四丫沈明心有机会入皇家书院,就支持修正族规。
后来几位族学的老人家都信四丫送程仪,未必没有希里她将来反哺族学的心思。
她道:“希望家里的哥哥们争气,能有几个娶到书香门弟的嫂子。”
朱氏斜她一眼:“七两,你不厚道。
你是不是打算丢下我一人在族学,自己跑一边儿轻闲去?”
“嫂子,我是那样人吗?”
“是。”
两人在大门外说说笑间,族学里又响起的朗朗读书声。
她们回到磨房,都打算一会回家了再各自和家人说。
好在,两家的东西磨的不太多,她们回来没多大会儿就磨完了。
不过,在沈笑拿着棒子面和红薯面给沈小舟家送的时候,吴氏也拎着半桶筛好的生豆浆出了门。
两人正巧在半道上相遇,沈笑递过面,道:“伯娘,咱都别客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