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晃而过,三月的气温明显回升,谷雨过后,正当春种之时。
附近好几个村的人,都有来沈笑家的一号地买红薯秧苗。
也有人种春薯自己秧苗的,但是听说去年沈家村种春薯亩产都没低于千斤的,还有亩产近两千斤的,他们来看看,要是苗不贵,就买回家试试。
入眼的,就是一片片绿莹莹的薯秧,长的十分精神。
此刻,沈笑在一号地上,正与大家一起把掀起的油布收起。
一百六十个苗床,十几个人,忙到许久,才全部掀完。
“七两,油布都搬来二号地晾起来。”周氏将平板车推来,“有挂破的吗?”
“有。”沈笑指着一处放着的油布,“十几个有大洞的,另外有三十几个都是小洞或挂痕。”
她叹道:“大嫂,想不到才一个多月,就有这么多需要补的洞。
去年那十几块油布,都没有什么问题的。”当初光油布就买了五十匹,花了十几两银子。
周氏抱起一叠放到车上,笑道,“去年咱们才十个苗床,今年近两百个。”
大花和陈大苗几个,抱了几块布走来,大花道:“七两,这些上面也有洞。”
沈笑接过放到车上,“没事,凉干后,麻烦你们来帮忙补一下。”
“补啥补呀,七两,你看这块,扯开好几个半尺的口子了。”姚氏拿着一块油布过来,递给周氏抖开,“你看看,这还能用吗?”
沈笑拎起一看,确实有不少的口子,“大嫂,还能补吗?”
周氏搓了搓,道:“晒的太狠了,补了也不经用。”
“就是,还不够那针线钱。”姚氏卷了卷,道:“七两,反正没有用了,你给伯娘吧。
我回去用它搭鸡窝上挡挡雨。”
沈笑差点翻个白眼,“三伯娘,往那儿看。”她指着二号地的鸡窝道:“我家的还不够用呢。”
姚氏瞟了一眼,“那鸡不是都卖了。”
“今年的新孵的还用。”沈笑才不会开这个口子,给了她家,别人家也要,她哪那么多的油布。
姚氏松手,塞给周氏道:“七两,你学会抠门儿了。”
沈笑与周氏抖开叠起,道:“我发工钱送红薯干时,三伯娘可都夸我大方呢。”
姚氏:……
“谁,那个姚奶奶,你送个布咋这么慢,别人都又叠起两个了,你那边才收了一个。”宝哥儿拿个本子跑来,道:
“三奶奶,这边等着剪秧苗了,你看看,都有人来买了。”
“你个臭小子,还真监督起来了我。”姚氏不敢冲沈笑,却能冲宝哥儿。
沈宝举起本子,晃着道:“我记上,可是会扣工钱的噢。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