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兴土木,建立祈福之处,可是又有几人得以善终呢?恩济上人一生不讲经,不坐观,胼手砥足,为山南百姓奔走,百余岁羽化而登仙,至今山南人供奉他就像供奉三清一样虔诚。靠的是真经吗?非也,是仁爱善良之心。我听说恩济上人当时行走时用的手杖只不过是路边随手捡来的枯枝,可如今谁敢说那枯枝不是道家的宝物呢?如此可知,朽木泥土,只要日夜沾染德行,也会成为珍宝,庇佑善良啊。”介清说道。
“说得有理,不过下次别说这么多,你们这些信神拜仙的,说起来真是一套又一套。你抄写的呢?让我看看,是不是字比我的还丑。”高克明说道。
“呶,你运气不错,这次我出来还真带了,本来想留给青松观做个摹本。”介清取出,递给高克明。
“让我看看,啧啧,你的字真是俊秀啊,飘逸,比你人可帅气多了。怎么练出来的?”高克明羡慕道。
“无他,勤学苦练,笔耕不辍。天道酬勤,我拜入师傅门下前就每日习字,入门之后更是日日抄写经书。先人曾说:笨鸟先飞,又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这个人笨,于是就诵读抄书,每日勤勉不怠,字自然写的好一点。克明小友若是坚持每日练字的话,将来一定大有进步。”介清说道。
“在理。”高克明点点头,“不过我老师曾说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得先弄些好书具,找个先生叫我这握笔写字之法。之前我都是拿树枝比划写字的。”
“我瞧着这屋子里的书具也可以啊。”介清看向不远处。
“那都是一个屋子里的小道士的,我现在可是笔墨纸砚都没有。”高克明摇摇头。
“无妨,听着之前你也练过,就去买些普通的就行了,重要的还是每日坚持,这入门之事,随便找个先生都能帮你,大不了去街边坐着看那些代写书信、代写诉状的他们怎么动笔写字。或是这几天,你向青松观借些笔墨纸砚,我闲暇时刻教你。”介清说道。
“我怎么觉得你是想占我便宜,做我先生,让我以后称呼你老师呢?”高克明一脸不正经。
“你自己看,学不学随你。”介清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介清大师在上,小弟今天就向您学笔墨书法了。”高克明认真说道。
“来,先写几个字,我看看你这姿势和构字有没有问题。”介清说着又从行礼中取出笔墨纸砚。
看着高克明认真的样子,介清心里感觉很满意。虽然私底下两人不正经,让一直过苦行生活的介清感觉挺欢乐;不过对于教授别人东西,他还是希望学习者能有一个认真地态度。
咦,这一手藏锋,这一手提笔,哎呀!不是这么用的,位置不对,右边大了。介清心里哀叹,这书法的技巧看来有人教过他了,可是真是坐拥宝山而不知,把金银当作石头打水漂来玩。
“这首诗谁教你的?”虽然高克明的字有些问题,介清却被诗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