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素衣,许多事都是自己操劳,曾经的那些人都嫁人的嫁人,自谋生路的自谋生路,现在家里只有一个老奴。
“我儿说什么傻话,哪有一辈子不嫁人的姑娘,让外人听了笑话。再说娘只是前段时间病了,现在不是已经好好的了吗?哪还需要你的照顾。”郡守夫人含泪笑道。
“嗯~,不管,人家就要和娘在一起。”欧阳怜儿胡搅蛮缠。
“你这孩子。”郡守夫人无奈笑道。
“怜儿,你娘说的对,这春寒料峭的,你最近还是少往外跑,要是有什么需要,大不了我公器私用,让那些衙役们去办。”看着母女二人情绪稳定了,欧阳郡守便开口嘱咐。
“跟了你这么久,总算不用什么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了。”欧阳夫人忍不住碎嘴。
大概是知道自己理亏,欧阳郡守有点赌气说道:“大不了我明儿就在后堂办事,叫来两个衙役左右待着,你们借着这由头使唤,要是乐意,可以把之前欠下的都补上。”
“那是你欠我们娘俩的,关人家什么事儿。而且我听说衙役里还有个可怜没娘的少年,要是把他拉后堂来,我要是使唤了还不得背个恶名!你爹这人,心真坏。”郡守夫人对女儿说道。
“诶!说话要讲良心啊,就你说得这个,高克明,是我给他捕头职务的,你放眼大姚,还有哪个州郡有这么年轻的捕头。你怎么就不能用了?”欧阳郡守不满,自家老婆居然说起了自己坏话。
“那是你大发善心吗?你不是从来都自诩自己铁面无私吗?前些天你自己说的,这孩子忠义,在边军有功劳,回燕止郡来救下被绑架孩子,击杀土匪,保卫驿馆。对,年前还又被你丢去剿匪。这么能干,你要是不让他当捕头才是失职!”在和自己丈夫吵架这一方面,郡守夫人有极大的自信。
“那也是我慧眼识英雄。哼,再说后堂还有怜儿这个未出阁的姑娘,我还不让他进来呢!”欧阳郡守明显吵不过自家媳妇,只能朝高克明撒气。
“哟,这下又小气了。”在拿捏欧阳郡守方面,郡守夫人还是非常精通,“还说自己慧眼识英雄。要我是郡守,让怜儿认识一下又怎么了,真是少年英雄,还能和怜儿序齿。日后少年真出息了,也能照拂怜儿一二。”
“……”欧阳郡守想说什么,而后又闭上了嘴,想了想,开口道:“这个高克明是个好小子,知恩图报,忠肝义胆。从军报恩,远行归来都去陈曹司家问安,而且武艺不错,骑马射箭都可以,我看着这几个月也没沾染上那些老油子的坏毛病,还听陈曹司说他近日来读书练字,是个好苗子。我想举荐他入禁军,然后参加武举。”
“听你这么一说,确实是个好孩子。不过,那你为什么犹豫呢?”欧阳夫人不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