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青城四方观,烟火缭绕眩目光。俗家羡慕出家爽,出家羡慕俗家娘。”
高克明诵读。
“质朴直白,言浅意深,真不愧是修道参机之人。”怜儿姑娘说着客气话。
“哪里哪里!”被一个青春美貌的小姑娘夸,玄悲还是有些小欢喜。
“朴实凝练,不事雕琢,言简意赅,颇有玄理。我觉得你其实还是适合做道士。”高克明玩笑道。
“一辈子吃斋念经我可受不了,像师傅那种吃饭前都要嘱咐少油少盐不要酱醋的苦修日子,实在是过不下去啊。”玄悲摇摇头。
“我听说不是有几个门派,不戒荤腥,还能娶妻生子吗?”怜儿跟着父母去过不少地方,虽然没接触过多少人,但事情还是听过不少。
“姑娘是指的融合了巫觋跳大神的那几支流派吗?我记得主要是金城郡那边的,他们那根本就不算道家,纯粹是大杂烩。弄个十字形状架子,认为火是世界的本源,还崇拜月亮,新月升起时,在野外点篝火,篝火中间竖立十字架子,然后一堆人穿着道袍绕着火堆跳,也不知道是从哪弄的这种大醮仪式,完全不庄严肃穆。鬼气森森。”玄悲说道。
“道家门派也很多?”身为一个草原来的少年,还以为是和草原一个样,萨满都信长生天,然后这个靠水,崇拜湖水女神,那个靠山,崇拜雪山女神,大家一样绕着火堆跳,不过听着这跳大神也有区别啊。
“多得很,之前玄悯和你说过三山两台五宗的事情吧。”玄悲说道。
“没有。”高克明摇头,自己和玄悯两个年轻小伙,聊得都是姑娘,这燕止郡好玩的地方,四方的风土人情,这道家玄学的事情基本没怎么说,还不如介清来讲经的那几天给自己说得多呢。
“算了,咱们也不说这些了。我们这些宗派多得很,你只要知道,有时候一个山头上的五六个道观可能有七八流派就行了。”玄悲说道。
“什么?”高克明惊了,不同道观流派不同还是可以接受,一个道观里还有两种流派?
“总有云游的道士借宿嘛,来,还是先看看你们的诗作。让我瞧瞧!嗯,不错啊!”玄悲赞叹道,随手递给怜儿姑娘。
“二月春风催,南雁双双飞。候鸟尚北回,行人何所归。”怜儿姑娘读到。
“妙啊,写得好,写的真棒,让人读了不觉哀痛。”作为一个半吊子,玄悲实在是不知道怎么夸赞诗篇。
“写得确实精妙,二月春风,雁儿双飞,本来是温暖祥和,行人却无所归,更加反衬出行人的孤单和悲苦。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篇法紧圆,中间增一字不得,着一意不得,一气蝉联而下。实在是诗中的上品啊,我看克明诗作水平是越来越高超了。”怜儿姑娘夸赞道。
“过誉过誉,咱们还是来看你的诗歌吧。”高克明摆摆手,随即拿起了怜儿姑娘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