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书山有人好行路

作者:天下两分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子衿书院在卫辛城西南处约十里的碧螺山半山腰,卫水从山脚不远处流过。书院附近还有一座神庙,百姓祭拜九天玄狐,香火也颇为旺盛,不过它并不在官府的案册之中,也就是官府口中的淫祠。离山河稍微远的地方是一片树林,据说是属于卫辛城某位大户的私产,没有樵夫能擅自砍伐,所以春末盛夏时期郁郁葱葱,长势良好,可惜现在是早春,还是一片秃枝光桠。树林旁边,是广阔的农田,已经有勤劳的农人在田间劳作了。

子衿书院的建立时间并不是很长,是沙大儒多年前为官失意,告老致仕后和曾经的平阳县令李茂荃一起创办,后来李茂荃再度出仕,病死南方,这书院便由沙大儒一人支持。算算日子,创立已有十九年,沙大儒独立支撑也有十二年之久了。对于人来说很久,对于书院,还是之前的话,不是很久——它的主要竞争对手鹤鸣书院创立已经将近一个甲子了。不过嘛,两个书院目前还是平分秋色,主要是鹤鸣书院虽然历史悠久,但是近些年的先生和大儒都是些贡生身份的,连进士都不算,而子衿书院的大儒和先生都是科举场上真刀真枪杀出来的进士,最差的也是贡生,这就让人们在选择时候,不由地偏向子衿书院一些;当然,读书不能太功利了,虽然大家都更想学考试的东西,但是,经典的东西也需要好好琢磨,在学问方面,明显历史更悠久的鹤鸣书院要强一些。而近些年的乡试会试,二者中举的人数还是没有多拉开,大抵相当,而偏偏头名往往都不是两家书院的,这就让人更加难以分辨哪家书院更好。

当然,高克明从祝大哥那儿知道的这些消息对现在的他并没有太多影响,要是没有陈曹司的书信的话,恐怕两家书院他哪家都进不去。

到了山门,高克明栓了马,然后在门房老头一脸不耐烦的表情中说明来意。

“行,先等着,我通报王先生,真是的又是一个……”老头也不管高克明是否尴尬,就当着面小声嘀咕。

什么又一个?来找沙夫子的吗?高克明一个待着的时候不禁胡思乱想。是不是就像那个祝大哥说的,不少人都打算托关系进入书院,然后在今年秋天的会试中搏一个前程?这样书院是不是很反感?来请求的人多了,是不是陈曹司的书信和面子也不好使了呢?自己的学业确实不怎么样,要是真考试,十有八九会落选,那时候该怎么办?

关心则乱,饶是高克明剿匪的时候杀人不眨眼,这时候也是忧心忡忡。还好门房没让他多待,不一会老头就回来了,一挥手,示意高克明跟他走。之后两人七拐八拐,绕过几间屋子,穿过小院和花园,来到一个草堂前。

“进去吧。”老头依旧不怎么客气。

高克明点点头,算是礼貌地回复了,而后踏入草堂。

说是草堂,实际上只有部分是茅草,其他地方还是上好的木料建造的的,而且内部陈设并不简陋,进门是个绘有梅兰竹的纸屏风,右侧两个刷了油漆的小木柱,上面是一副简单的对联“宁静致远,淡泊明志”,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