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口罩生产商,柳青陷入到了深深的焦虑之中。
这样真的太不好了!
往车窗外面看,也就是一些超市店铺的戴了口罩,有的人进超市,会摸出口袋里面的口罩戴上,出来了又会摘下来。
他们之所以那样做,大概是因为相关的场所有规定,并不是有什么防疫意识。
不过在柳青的记忆里,老家这个县城在往后的一年多也没有出现过疫情。
只能说运气还比较好。
穿过县城之后,再开了十多里,丁芸的那一辆劳斯莱斯从一个分道口拐进去。
柳青指挥着叶默:“继续往前面开。”
叶默听到了柳青和丁芸的电话,知道他们母子俩并不往一个地方去,对柳青的指挥并没有觉得奇怪,继续往前开着。
在后面,苏绮的那一辆宝马也就隔了十多米的样子,紧跟而上。
经过了一个镇,又经过一个镇,开出后面那个镇,右边又有一条分岔口,柳青及时提醒,叶默方向盘一打,就往那个分叉口开进去。
那是他们这个镇上的乡村公路,经过五六个村子,就会到他老家。
从县城到家的那一段路,柳青比较熟悉。
因为舍不得车费,他曾经多次踩着单车从家里到县城,给他父亲买药。
往返四十多公里,要大半天的时间。
来回的次数多了,对那一段路自然熟悉得很。
只不过这十几年乡镇发展还是比较大的,从村里到镇上那十几里的路,由原来坑坑洼洼的泥土路变成了现在的水泥路。
第一次发现那一段路变成水泥路的时候,柳青心里还生出一个念头:
“现在要踩单车到县城去,应该会轻松很多了吧?”
乡村公路虽然是水泥路,但是路面没有县级公路那么宽,路口那里还放了两个大水泥墩,将路面进一步收窄,目的就是不让大卡车进来。
就这样的路面,载重量大的卡车进来,没几趟就会把它压坏。
路面可以允许两辆中巴车擦身而过,不过要过得小心翼翼的。
小车倒是无妨。
到了这里,叶默开车的速度又慢了很多。
路两边就有人家,这要是开快了,指不定就会把别人家养的鸡犬什么的给压死。
叶默是北方人,第一次来到南方农村,感觉挺新鲜的,对柳青说:“你们这挺不错的。”
现在已经是春天,路两边都是肆无忌惮的翠绿,让刚刚从水泥森林中出来的他们感觉特别的幸福。
柳青点头:“我也觉得挺不错的,我以前就想过,有钱了就不在城市里混了,回到农村,盖一栋大别墅,养两条狗,养几十只鸡,种点菜,在这里养老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