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风起云涌

作者:南希北庆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韩国、郑国,纷纷向楚国购买大量的原料。

其中最大的买家,莫过于郑国的牙粉坊和墨坊,以及洛邑的黄纸作坊,而齐国也是大规模的从楚国购买皮革和木材。

而越国则是拿着木材、皮革去楚国交换粮草。

楚国贵族拿着越国廉价木材和皮革去齐国交易,从中大赚一笔。

这大宗商品交易开始在中原大地兴起。

一波商业高潮已经是在孕育当中,且即将迎来爆发。

船只确实给予商人带来无限可能。

而由于楚国目前面前着分裂,导致繁荣之下,国内是冰火两重天。

开放的县城,是愈发繁荣,而封闭的县城,则是日益萧条。

而繁荣的地方,当地贵族都是支持姬定的,而萧条得都是反对姬定的。

在这种情况下,那些谣言就显得有些无关紧要。

说姬定通敌叛国,可是姬定给楚国带来得繁荣是要远胜于魏国。

这又怎么解释?

没得解释。

然而,楚国的繁荣,令西边的秦国是忧心忡忡。

如今秦国是一脚陷入巴蜀的泥潭中,一块美味的蛋糕,如今变得有些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真是好生难受。

楚国虽然也陷在里面的,但是那边有盐泉,如今楚国又拿下江州这个粮仓,不少贵族直接在当地种粮食,就地换盐,然后贩卖至国内,或者贩卖去秦国。

而楚国士兵如今也都渴望战争,目前立下军功就有土地,楚怀王都恨不得赶紧将那些土地给他们,然后发展成起崭新的郡县,这贵族的封邑,既然无法撤除,那哥就另起炉灶。

楚怀王也乐于见到经济中心的转移。

这时候,楚国地大的优势,开始显现出来,很多地方虽然无法耕种,但是可以做买卖,可以搞林木业。

这时秦国国内的保守派又站出来,表示应该从巴蜀撤兵。

他们的建议确实也有道理,目前秦国是看不到夺回江州的希望,只能说勉强守住蜀地,以及巴国部分领地。

但楚国一直不撤兵,两军一直对峙,这显然对秦国更加不利。

这将出不出,对于如今秦国而言,是最头疼的。

因为秦国还没有到最鼎盛时期。

但目前朝中还是张仪、司马错、公子疾等主战派占据优势,首先,巴蜀的战况,还不至于严重到让秦国撤兵,毕竟楚国拿下江州之后,攻势减弱许多。

其次,他们都认为,若不击败楚国,其它的事也做不成,秦国若要出关,基本上都要走函谷关。

那将会面对三晋,再不击败楚国的情况下,三晋是不可能臣服秦国,而楚国在姬定的领导下,一定会支援三晋。

姬定当初表明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