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三大儒

作者:猫爵士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己失言了。

毕竟当初中学历史课本里,这道题都是必考题的。甚至这位王夫之还在政治课本里出现过。

毕竟王夫之可是跟德国的黑格尔并称是东西方哲学双子星的。

虽然沈墨早已经忘了这位老人家的具体学说主张是什么,但是却知道这位的确很有名气。

此刻忽然从一个历史名人嘴里听到另一个历史名人,惊讶之余自然就一时说秃噜嘴了。

不过虽然心中微微懊悔,但是脸上却很镇定,解释道:”我幼年的时候虽然因为国家动荡,颠沛流离,读书不算多。但是却也听祖父点评过天下间几位极有学问的大才,其中听到最多的就是王夫之先生和顾炎武以及黄宗羲三位先生。祖父对这三位先生很是推崇,私下曾说过这三位是当世最有学问的三位,所以我才有此一说。“

反正有解释不了的直接推到自己那位便宜祖父身上去。

果然,于成龙闻言感慨道:”沈老先生历经五朝,初心不改,风骨堪为天下楷模。沈老先生说的不错,这三位先生的确堪称当世三大儒。这三位先生不仅学问高深,风骨更是远超世人。尤其是顾先生那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更是振聋发聩。

若是这三位先生都能前来相助主公,那主公的声望势头定然一跃而成为天下之最,会吸引无数的贤能之士前来投奔的。“

沈墨听得心头也顿时火热起来。

一个势力的强大与否,,除了本身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之外,还要看软实力。

在这个时代,主君的个人名望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软实力。

而个人名望,除了其本身的个人魅力之外,最直观的就是他能招揽多少有名望的贤才。

沈墨之所以对于成龙这么耐心,给他最大的自由,又派人千里迢迢去山西接他家人,又如此礼遇,除了想要让于成龙为自己所用之外,也是希望能用他的名声来为自己吸引更多的贤才。

但是于成龙毕竟是反正过来的,先不论个人能力,从风骨上来说就已经有了污点。毕竟他给康熙当了二十多年的官。

虽然他的初心是为百姓做事,但是论迹不论心,出仕满清就是他最大的污点。

但是王夫之、顾炎武以及黄宗羲这三位却是正儿八经,旗帜鲜明的反清。

就说王夫之,为了表示自己坚定的反清决心,终身没有剃发,一直留着汉人发髻。他在年轻的时候就以才学名满天下,中年投入抗清事业。老年则隐居起来,留书著作,从行动上到思想上都在坚定不移地反清。

顾炎武更是喊出了那句人人都知道,振聋发聩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口号,更一针见血的指出了”亡国和亡天下“的区别。中年时期投入抗清事业,老了以后屡次坚决拒绝康熙的征召,誓死不出仕满清。

黄宗羲也是一样,虽然有人说他晚年变节,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