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城头打出的三面马宝的认旗之后,程凯第二天没有下令继续攻城。
这是马宝和他约定的信号,开始撤军了。
半天后,程凯派出一小队人马进城,发现城门果然开着,城中已经没有了一个州军。
短短三个时辰之内,数万周军全部撤出了马平城。
做戏做全套,程凯甚至还故意派人追击了几十里后才返回。
马宝撤军以后,后面的城池基本上没有遇到一个有像样抵抗的。
不知道是马宝给了暗示还是这些城池的守将觉得马宝大将军都跑路了,掂量一下自己的分量后,觉得抵抗也是没用的。
所以后面的仗就不是打仗了,而是行军。
每到一座城池,城门打开着,城中的乡绅排着队在城外等候,欢迎大军进城。
程凯的计划是打通通往昆明的道路就行,暂时顾不上不在这条线路上的城池。
结果没想到那些不在这个线路上的城池反而还派人主动来要求投降。
搞得程凯很是郁闷。
如果每一座拿下的城池都要分兵驻守的话,那程凯带的这些士兵根本就不够分配的。
所以他干脆直接任命那些城池里最最有名望的士绅暂时代理知县,管理城池。
城中的大小官吏都由临时知县指定。
只要表现的好,回头可以申报给楚国吏部转正。
这本来是无奈之举,但是没想到却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那些乡绅不仅对程凯感恩戴德,而且还主动筹集了许多粮草军饷送到军中。
有时候行军太快,他们追赶不上,甚至提前送到大军前进路上的某一座城池里等候。
除此之外,他们还主动为楚军宣传,结果导致许多原本距离大军行进路线很远的城池都派人来主动投降。
说是主动投降,其实就是求官。
程凯感觉这事情不太对,但是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人家来投降了总不能不接受吧。
至于说这些人里会出贪官酷吏那是肯定的,但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先给这些人敲敲警钟,回头回报朝廷让吏部和殿前司派人来巡查考核就行。
当然了,能有这种场面,除了楚军威名远扬,这些人为了保命和保全家族等因素外,楚军军纪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的消息也是随风而走,快速的传扬开来。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楚军军纪严明在程凯等人看来是军队的本分,但是在那些连年遭受兵祸的乡绅百姓眼里,跟周军还有清兵甚至包括以前的明军一比,楚军简直就是当年的岳家军重现人间。
这样的仁义之师如果还不赶紧主动投降,难道还要等着人家用大炮来轰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