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 圣旨到

作者:金元宝本尊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 但是,五色锦缎拼接的地方,可以清楚看到当年的绣工织法。

没问题!

这是来自三百三十三年之前的武状元圣旨。

真品无二。

现在市面上明代圣旨属于寥若晨星的存在。发现得多,真品却没有。

脚盆那边江户图书馆里边,倒是有一卷明孝宗朱祐樘时期的圣旨,书法超绝堪称经典。

清代圣旨市面上不少,民间存货也不是没有。只是现在还有没有一张圣旨上拍的,具体价格也是个未知数。

清代武科举和文科举一样,那也是分等级的。

一二三甲、状元探花榜眼同样不少。

武状元等级最高,考上就是正三品。榜眼从三品。探花为正四品。

关于武状元考试规程在达叔和星仔演的苏乞儿里边就有比较真实的介绍。

除却什么最基本的骑马射箭加拎铁锁抡大锤之外,还有其他多种细化分类。

每一轮比赛中只有达到两项第一的举子才能进入下一轮。

比武完毕过后还不算完,接下来就是笔试。

笔试内容大都是排兵布阵兵法心得,更重要的是精忠报国忠君爱国。

满清被后世某些专家疯赞为没有一个昏君,他们对武状元的要求自然是极高。

闯过笔试之后,剩下的就交给万岁爷。

那时候还没有什么笔试分数和面试分数,只有一甲二甲三甲几个批次。

一甲的举子们会在太和殿丹墀前接受万岁爷检阅,由万岁爷在众多举子当中朱笔勾画出自己钟意的举子。决定谁为状元榜眼探花。

这是没法作弊的事,全靠万岁爷那一瞬间的心情!

用迷信的话说,就是眼缘。

当年罗锅子刘墉殿试和同科的吴鸿一起。刘墉被主考官呈送给一甲第一。

但十全老头看了罗锅子作文之后嗤之以鼻,朱笔一划金口一开,罗锅子就从网a第一班被干飞到平行第十八班。

而吴鸿则被十全老头提了上来做了那年的状元。

无独有偶,说你行就得行说你不行你就得不行的十全老头在十年后又搞了一次。

那一次主考官递的是天苏省学子为一甲第一。

十全老头在看了文章以后也是挑不出毛病。不过当时天苏省在爱新觉罗家手里已经出过了二十九个状元了。

按照现在的某些福彩法则,一个地方绝不能出太多五百万。这样会被人诟病。

所以,本着共同富裕的原则,十全老头佛手一挥,人皇乾坤笔一划,从未出过状元的天陕省给月关来一个。

于是乎,被后世誉为一代名臣的王杰就这么稀里糊涂的做了满清天陕省第一位状元。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