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用了,这是一种什么感受?这应该是一种气场吧?
看到高大河停下来以后,李乃正沉不住气了,一个劲的催道:“快说,快说,不要打住。”
高大河知道大家已经迫不及待了,于是不紧不慢的咽了一下口水以后,继续说道:“我认为就病人目前的情况来讲,单纯用利尿药是不起作用的。应该先想办法把病人的血浆渗透压提上来,目的是把身体组织中的液体尽量吸引到血管中来,然后再用利尿药,肯定病人的尿就下来了。”
众人简直都听傻眼了,这是从哪里弄来的知识?这是什么样的理论?天天抱着医学著作反复研读,怎么就没想到这些呢?高大河这小子也太神了吧?不光引经据典,还把那个道理讲的头头是道。他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就把那个病人的全身情况、病人的血容量、血液中的渗透压、尿少的产生机制都阐述一清二楚一目了然,这也有点匪夷所思了吧?
这个医学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牵扯到各方面的知识,强调的是系统性、整体性和连贯性,要求医生记忆力强,有丰富的联想,思维缜密富有逻辑,这些都是一个医务工作者必须所具有的基本素质。许多人学医只是从字面上理解医学知识,缺乏知识的前后连贯思维和丰富的联想,治疗病人时只是头痛治头脚痛治脚,忘记了基础知识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他们学习的每一门功课可能都很好,但是就是不能把各门功课的知识联系起来应用。解刨、生理、病理、药理等等各个分科可能都是考满分,但是,面对病人时脑子一塌糊涂,不明白疾病的病因病理和病机转换,因此表现的手足无措,不知所以然。
医疗组长王二平看到高大河说的头头是道,道理分明,知道高大河的治疗方法一定高人一筹,鼓不住的说道:“高大河,你也不要卖关子了,你就说一下具体的治疗方法就是了。”
听到王二平的催促,高大河胸有成竹的说道:“我认为应该先给病人静脉推注百分之五十的高渗糖六十毫升,暂时迅速的把病人的血液渗透压提高,先把周围软组织中的水分吸收的血管中来,然后再给病人静脉推注速尿二十毫克,以达到利尿的效果。”稍微顿了一下以后,高大河又说道:“这个治疗的关键是推完了高渗糖以后多长时间再给病人推注速尿?这个间隔时间短了高渗糖没有发挥高渗吸水的作用,间隔时间长了以后,高渗糖会被迅速代谢掉,那就会导致前功尽弃了。”
那个德高望重的杨主治从高大河的启发中回过神来,喜笑颜开的说道:“我认为高大河说的非常有道理。这个高渗糖的代谢过程非常快,应该在推注完了以后,十分钟之内推注速尿,这样二种药物可以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使这个药效达到最好效果。”
从始至终一直一言未发的王院长完全明白了高大河所讲的道理,感到非常正确,可能是有意提高高大河在医院的影响力,也可能是怕众人看高大河太年轻而狐疑不定,猛地站起身来,那高大的身躯像是一座山一样遮挡了医护办公室的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