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更上一层楼

作者:五松山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乎。高大河赶紧把医院的工作交代清楚,然后又回家看了一下父母,便急匆匆的赶到黄河医学院医报道。

时间才过去一年多,黄河医学院附属医院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刚刚建成的门诊大楼坐落在昆仑山的半山腰上,占据了半个山坡的一大半,足有六层高,这在当时的南山区应该是第一高楼了吧?站在任何一层足以鸟瞰南山城区的全貌,足够壮观和气派的了。

根据南山区卫生局和医院的进修协议安排,高大河的进修主要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进修九个月的普外,这是每一个外科大夫的必修课,因为外科手术操作的基本功主要通过普外来奠定,老百姓的常见病、多发病都可以在普外见到;第二阶段,进修三个月的骨伤科,西南分院坐落在山区,老百姓的骨折损伤最常见,所以进修立足于那里的实际情况,病人至上是每一个大夫的最高宗旨,把骨科学习好了可以更好的为南山区西南地区的老百姓服务。

高大河进修的第一天,正好碰上那个著名的外科专家、在职的业务副院长刘有德来查房。这个刘有德可不是个一般的人物,他老人家是建国前的南下干部,后来到上海医学院学习毕业的,来淄水市以前在全国最大医院华山医院干过外科书记。因为时下的淄水市卫生局的张局长当年和他是战友,多次到上海找他,要他回来为家乡的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刘有德本来全家人在上海很舒服的,本人不答应回来,可是经不住张局长的三顾茅庐软缠硬磨,而且答应他一回来就当黄河医学院附属医院的院长。拗不过老战友劝说的刘院长,最后没有办法只好告别繁华的大上海,携全家人回到了家乡淄水市。可是一回来发现自己被骗了,为什么?因为那个华山医院一个外科就有六百多张床,两千多职工,全国著名的外科专家不知有多少,而这个附属医院名义上是省级医院,可实际上全院才五百张床,职工不到两千人,两者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天壤地别。说好的那个院长也没让他干,只是弄了个业务副院长,有点委屈了。

这个刘有德院长虽然是老干部出身,半路出家当了大夫,但是业务上那是杠杠的。据说在他没来淄水市以前,淄水市从来没人敢动肝脏手术,勉强做过肝脓肿引流,还吓得战战兢兢的。这个肝脏号称是人身上的血海,质地很脆,手术中很难止血,稍不小心,就会血流如河,不是闹着玩的。哎,山外青山楼外楼啊,大地方和小地方就是不一样,人家大上海那可是国家的门面,是人才荟萃的地方,让咱作羞了。这个刘有德来到淄水市以后,到各个医院开展肝脏手术,不几年的功夫,整个淄水市各个区级以上医院外科都能熟练的做肝叶切除手术,让整个淄水市的外科技术向前迈了一大步。所以说刘院长功不可没,对淄水市的医学事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这个刘院长可以说是德艺双馨,对年轻大夫非常关心,在手术台上手把手的指导,不知为淄水市培养了多少年轻才俊。

当查房来到普外病区三号房间的时候,一个夜间来的病人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