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要强上那么一点点。”
秦轩暗自思忖道。
其实这何止是“构思巧妙”四字评语,可以概括的。
须知道用法器代替法术,来作为六魔门真传的自动衍生法术,实在是一项了不起的创举,一举克服了六魔门真传的先天缺陷。
拿秦轩的“踏莎行”来说,因为是战魔真法第一层自动衍生出来的法术,天生受限,不管秦轩日后修为如何精进,也最多只能修炼到第四重而已。
这是什么概念。
就算秦轩只修炼到太极第二层入窍境界,这道只有四重的踏莎行,也会略显鸡肋。
要知道,太极第二层入窍境界的极限,是八重天罡级别禁制或十六重地煞级别禁制。
修行中人斗法,讲究道行法术缺一不可。
道行够自是基础,而法术也同样要达到自身道行的标准,才有希望克敌制胜。
不苛求所有法术达到最高重数,但最起码也要达到中游不是。
拿太极第二层入窍级别来说,所有的法术最低要修炼到六七重,才能在同级斗法之中,有一搏之力。
秦轩的踏莎行,最高只能修炼到第四重,在太极第二层入窍级别的争斗中,已经起不到太多作用了。
而随着秦轩修为的精进,到了太极第三层感应级别,这踏莎行更是几乎一点作用也没有了。
创出六魔门真传的高人,并不是没有想到这一尴尬情形。
只是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能够每层自动衍生出一门与自身道诀契合的法术,已经是十分了不起的事了,也不好苛求太多。
玄宗道门的真法,却是连这一点也做不到。
只能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寻找修炼契合自己道法的法术。
而且,六魔门的真传,虽然有这样的限制,但也是有解决之道的。
那便是每层都会多出一种法术。
按创始者的本意,那便是希望修习六魔门真传的后人,每一层都只修炼自动衍生出来的那一门法术就好。
单是这样,便足以在同级争斗之中,占得上风。
至于之前学到的法术,就扔到一边吧。
但这样做的缺陷也是很明显。
若是玄宗道门中人,在一开始便学到了与自身道诀契合的法术,便可以一直修炼下去,把重数一重重地提升。
而六魔门中人,每到一层,都只能从头修炼这一道能够达到自己道行要求的法术,自是要落后不少,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弥补。
而先前花费在法术的时间,也就相当于打了水漂。
不过,一来,修炼六魔门真传,达到相当于玄宗道门太极第六层丹成级别之时,便可以寿有万载,比其他法门的修行中人,时间要多出十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