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不单单只是因为秦风,更是因为这几人的身份。
慧明本身是名厨师,他也喜欢泡茶,现在好不容易捞到两名茶道宗师以及一名厨道大师在,自然不会错过这个讨教的好机会。
秦风自然不会拒绝,实话说,慧明的厨艺也的确不错,毕竟是涌泉寺素菜的传承者,纵然慧明不会告诉他其他涌泉寺素菜的做法,可与其交流一番,也一定是会有一番收获的。
至于公良瑾几人,反正闲着无事,也就没拒绝。
这几人不是厨艺高超,便是见识广远,要么就是茶道技艺炉火纯青,倒还真能聊到一起。
秦风也的确如愿,慧明对于厨道的理解也算是别出心裁,毕竟是只站在素菜角度上的厨师,一些言论让他听起来都觉得格外有趣。
一来二去,还真让他品出了一些东西,学到了不少。
公良瑾也多少有些收获。
但收获最大的还是慧明,公良瑾是厨道的老前辈了,见识多,经验足,教给了他不少东西。
秦风虽然年龄小,经验不多,但厨艺却是无比高超,还要在公良瑾之上,秦风现在的厨艺在华夏之中的的确确是能够排的上号的,这样的厨艺实际上要高出慧明太多,他能够学到的东西也自然很多。
慧明也喜欢茶艺,但毕竟是业余的,自然比不上那两位茶道宗师。
要知道,华夏不知有多少人想要跟茶道宗师促膝长谈,但这却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哪怕是黄金万两,只要茶道宗师不感兴趣,那也就没辙。
慧明今个算是捡了个大漏。
与平永寿和薛阳成这一北一南的两位茶道宗师的交谈,可谓是让他受益良多。
相对而言,茶道上的收获甚至要比厨道上的收获更多。
这一聊,就是一下午。
晚上,慧明极力要求秦风几人在他这里落脚,由他亲自再烹饪几道涌泉寺素菜作为待客之道。
秦风几人反正也没吃够,当然不会推辞。
况且几人跟慧明都是同一种人,都是那种办事从不拐弯抹角的人,现在要是推辞推辞,那倒是显得虚伪了。
或许,这也正是几人能够畅聊一下午的原因。
这便是所谓的脾性相投了吧。
慧明的素菜功力的确深厚,晚上又烹饪了九道涌泉寺经典素菜,四仿肉四纯素一汤。
虽说是斋菜,但仿肉素菜也是僧侣们的历练之一。
而且,若是让慧明说起来,当初他的师父可谓是顿顿有肉,顿顿有酒,值得一提的是,那位还是一名真正的出家人,受过戒的。
其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说来也怪,就我师父这种僧人,主持方丈居然没将其赶出寺院,甚至还经常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