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率比他去河津碰,要大得多。
于是便点点头:
“贫道寻的人是杜陵杜氏二子杜如晦,他是河东新上任的主簿。”
“原来是克明兄。”
李臻刚提名字,崔干便点点头,显然是知道杜如晦这个人的。
虽然杜家比不得崔家,但至少在对外时,要显得亲昵一些才可以。
而他说完,就看向了妹妹。
只见崔婉容想了想,说道:
“最近我收到有关这位杜世兄的消息,是他前去了三量山。那三量山乃太行余脉,山势虽然不算崇山峻岭,可地势蜿蜒,里面藏着不少盗匪……嗯,这样,道长,我即刻发出消息去寻,若寻到了,第一时间把道长就在此地的消息带过去,如何?”
李臻一听,顿时觉得这姑娘靠谱,赶紧起身稽首:
“多谢崔居士。”
崔婉容矜持一笑:
“道长客气了,此次于栝逢遭大难,若不是道长与玄奘法师挺身而出,恐怕于栝之民要遭多少苦难。此番恩情,于栝与崔家定会铭记于心。而这些时日,也请道长莫要客气。若有什么差遣,还望千万莫要吝啬才是。”
“哈哈,应该的应该的。”
“道长,请。”
“二位请。”
杯子再次被端了起来。
可饮酒时,崔干的眉头却在仰头时微微皱了起来。
妹妹这话的意思……可是不让我继续聊下去了?
想了想,在酒水咽肚后,表情再次化作了平静。
虽然不知为何,可他信妹妹。
她之所以这么做,一定是有自己的思量,不会无的放矢。
在说,今天这顿饭就算谈不拢,不是还有以后呢么。
只要道门的人还未来,那么一切就都可以谈。
来得及。
于是,他也不在聊这方面的事情,而是重新捡起了上午时聊过的长白山祖庭之事,当成了趣闻说给李臻听。
李臻确实对这些也感兴趣,在加上崔干与崔婉容确确实实博学,知晓许多平常人不知晓的隐秘,一时间边吃边聊,气氛好的真真的不像话。
而就在李老道和这俩人吹牛侃大山的时候,于栝城外,忽然凭空出现了两个人影。
这俩人如同无根之木,在世间毫无任何痕迹,陡然出现在官道之上。
一高一矮,一老一少。
正是静明道人与他那名为“风儿”的徒弟。
只是此刻少年小道士的步伐有些虚浮,脸色苍白,就像是刚从滚筒洗衣机里爬出来一般不堪。
晃了晃身子,强行深呼吸了一口气,他在站定后,先朝着静明道人拱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