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价值不菲

作者:疯神狂想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制独特,纹饰繁缛精美,使用时间长,甚至是广泛用于少数民族。

这铜鼓不小,高度足有五十厘米,因为放在了摊主的身侧,加上有东西遮盖,先前他只看到了何尊,却没有看到这件被摊主遮挡住了的铜鼓。

现在一看,陈文哲的目光,立即就被吸引了,而且是狠狠的吸住的那种吸引。

主要是这只铜鼓的铸造工艺,甚至比那件何尊还要精湛。

这只铜鼓的个头就很大,身高绝对超过了半米,面径接近一米,胸径稍小,也肯定有一米。

这么大的铜鼓,如果不是摊主把它当做了桌子,上面还放了不少东西,肯定会更加引人注意。

凑近了一些,陈文哲看到鼓身呈圆墩形,鼓面沿伸于鼓颈外,鼓胸圆凸,最大径在胸中部。

胸腰际缓缓收缩,胸两侧各附双扁耳。

耳根宽,中部窄,各饰以五组线纹,简洁秀美。

鼓腰呈反弧形,腰与足之间以一道凸棱分界,足外侈。

鼓面边缘饰六只青蛙,以逆时针均距排列。

青蛙造型精致,双目圆睁,尖嘴,后两足合并成一足,昂首挺立。

这是三足蛙铜鼓,蛙身丰肥,饰同心圆纹、复线半圆纹、线纹,纹饰清晰。

铜鼓历来以纹饰精美为特点,此鼓鼓面、胸、腰、足部,均装饰了繁缛的纹饰。

鼓面中心饰浮雕十芒太阳纹,其中心圆饼明显突出鼓面,光芒如针一般从圆饼射出,每隔一芒的尾部分三叉。

看到这么繁复的工艺,隐藏在脑海之中的一些记忆,一一浮现出来。

基础制造术中,也有关于铜器的制造,只不过只是些基础知识。

但是现在,这些知识的融合让陈文哲知道,这些纹饰确实是南方特点。

就像先前他的认知一样,南方少数民族,才用这种纹饰。

特别是其上的太阳纹分叉,这是粤式鼓的特点,但并不多见。

这么大的铜鼓,其上纹饰实在是太多了。

中心圆饼之外,还以双弦纹分晕,共二十晕,芒针穿透三晕。

鼓面的二十晕,分别饰以钱文、蝉纹、席纹、鸟文、四瓣花纹、图案化鸟形纹等。

其中,钱纹有四出钱纹和连钱文,尤其是连钱文,亦呈四出形式,四条射线之间以平行短线填补,相互连接、重叠,互为纹饰的一部分,结构布局安排十分精巧。

此外还有一些纹饰,由于做了图案化的变形,和锈蚀的缘故,无法清晰辨识。

如有的以交错的重线纹,或波浪纹与纺锤形纹组合而成;

有的以菱形和重线纹、圆圈纹,组合成的纹饰仿佛蝉纹,但又别有韵致。

这些纹饰,虽无法确认其名称,但其精致和巧妙的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