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六章一匣一瓷(求订阅)

作者:疯神狂想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字“罗湖师秘色椀”。

上林湖在古代也叫罗湖师,而且“秘色椀”三个字的写法,也都和法门寺地宫中物帐碑上的写法一样。

匣钵是烧制上等瓷器,必不可少的窑具。

说得简单点,它就是一个密闭的陶制匣子。

在烧制瓷器时,将陶胚上釉后,先装入匣钵中密闭,然后再将匣钵放入窑炉高温烧制。

这样以来,陶胚在密闭空间内均匀受热,同时也防止窑炉气体污染陶胚。

比如在著名的蛋壳黑陶,就使用了匣钵。

因此烧制秘色瓷,也必然要使用匣钵。

另外,法门寺秘色瓷底部,有匣钵托底的痕迹,也和上林湖出土的匣钵内托底相类似。

所以,这一切都足以证明,上林湖是生产秘色瓷的地方。

对此,它还入选了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也是因为这个,陈文哲才能知道上林湖遗址,也才能跟罗湖师联系在一起,要不然,就算发现了线索,也白搭。

在上林湖,既找到了传说中的秘色瓷,也找到了秘色瓷的生产之地,下一步就理应复原秘色瓷。

但是经过多年尝试,至今也依然无法复原古代秘色瓷。

现在,陈文哲居然无意之中,发现了一件出自上林湖遗址的青瓷匣钵。

在瓷器烧制过程当中,本来匣钵就是烧制上等瓷器的重要工具。

而这件青瓷匣钵,可跟普通粗制滥造的陶瓷匣钵,完全不同。

它很明显更加高级,如果真是这样,他就应该烧制一些更加重要的瓷器。

所以,到了晚唐时期,是不是他就可以看到,这件匣钵烧制秘色瓷的过程?

此时再看一些涉及到烧窑的过程,陈文哲就特别注意了。

其他一些琐碎的事情,他看的不太细,而是一掠而过。

烧窑,以他此时的技术,就算稍微看一看,就知道烧制的是什么。

所以,只要是匣钵出现的时候,他都会关注一下,因为只要它出现,就全都是比较重要的时刻。

所以,它真的记录了,不少瓷器的制作工艺。

最开始的白瓷,之后的青瓷,最后的应该是秘色瓷了吧?

看到最后的瓷器制作工艺,陈文哲其实已经心中有数。

这时他才知道,为什么之前一直没有看到过,秘色瓷的制作过程。

原来,一件匣钵,就只能生产一件秘色瓷!

秘色瓷玲珑似冰,剔透如玉,为了烧制出这样的效果,除了特定的水源、土质和材质外,匣钵也是必不可少的东西。

烧制秘色瓷前,匠人们要先用匣钵,将秘色瓷胎体,用釉密封住,然后再用特殊的工艺,将其烧制成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