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九章长铭铜器一件,足抵《尚书》一篇

作者:疯神狂想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所作的青铜礼器。

这个?国即“遂国”, 是中国古史传说中, 作为三皇五帝之一的舜的后人建立的国家。

其上所铸98字长篇铭文, 开篇即言:“天命禹敷土, 随(堕)山,浚川……”。

这些铭文记述, 大禹采用削平一些山岗,堵塞洪水和疏导河流的方法,治平了水患, 并划定九州,还根据各地土地条件的不同规定各自的贡赋。

铭文还以大段文字阐述德与德政, 并教诲民众以德行事。

古人云:长铭铜器一件,足抵《尚书》一篇。

说的是发现一篇长篇青铜铭文, 就如同发现一篇相当于《尚书》这样重要的古代文献。

那件器物的铭文不仅字数长,而且与以往所发现的纪名、纪事类的青铜铭文截然不同, 堪称一篇政论性质的散文。

其体例、格式前所未见,别具一格,内容更是极为重要。

还有,那件国宝的铭文文辞与体例,与现存的《尚书》等古代文献,十分接近。

它的发现,对探讨中国古书的渊源, 也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这才是令陈文哲头痛的,价值越高,他就越不能太过自私。

当然,他要真一门心思想要研究一下, 想要搞明白这件宝贝的铭文,还有其内记述内容的意义,也不是不可能。

站在前人的肩膀之上,他还是能够做到的,只不过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

而如果不想这么做,那就求助别人帮助。

这样一来,这件东西就藏不住了。

对于这种重宝,只要被人知道了,就肯定会惹来麻烦。

“还是需要让它重现天日啊!”

很快,陈文哲就有了决定,他不能太自私,因为这可以定史,对于夏商周的三代断代工作,十分重要。

已经打算暴露出去,陈文哲也就不在纠结。

今天的收获不小,他也想要看看,这件盨内到底记录了什么,所以他直接回到了开发区的铜器厂。

这边有着不少合适的工具,对于修复这件青铜器有帮助。

所以,接下来的几天,陈文哲先是小心的给它来了个钣金工作。

修复了大体器型,在就是除锈!

考古发掘的青铜器,由于长期埋藏在地下,经过千年的水浸土埋,必定会引起青铜本身的质变,使金属从元素状态转化为化合物状态,形成铜锈。

由于铜质的差异,以及水土条件的不同,锈色有红、绿、蓝、黑、紫、灰等各种颜色,斑驳陆离,形成古青铜器一咱特有的庄重古朴的美感。

古代青铜器的锈层极其复杂,层次很多,有些锈蚀掩盖了青铜器的纹饰或铭文,甚至使器物变形,失去原貌。

因此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