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八章楚王墓

作者:疯神狂想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作为实用器,它是不同的, 它在当时,应该是贵族们都可以用到的食器。

刚开始看到小熊鼎的时刻, 陈文哲立即就想到了中山靖王刘胜,可是, 通过回溯陈文哲发现,这座小熊鼎根本就不是出土自刘胜墓。

最终, 他通过不停的分析那座墓中出土的文物,陈文哲确定,那座墓应该属于一位汉代诸侯王的墓。

虽然梳理出来的有用画面不多,但是,陈文哲只是通过那件小熊鼎,就知道一些事情。

当年那些人,肯定不止是挖掘了一座汉墓。

他们出手的那片地区, 好像汉墓不少。

因为通过一些人物分析,当时他们讨论最多的就是分批作业。

一片地区,集中了大批汉墓,这样的地方不难推断。

众所周知, 汉代建立之初,刘邦广封同姓王,即使到了后来景帝时的“七王之乱”亦没有改变这一现实。

仅就西汉200余年来看,封藩藩国就多达31座,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诸如楚、荆、吴、燕、齐、赵等。

有如此多的藩国,自然就会产生为数巨大的汉王陵墓。

在近现代发掘的汉王陵墓中,比较著名的如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永城梁孝王刘武墓。

然而,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就目前已经发掘的情况来看,发掘最多,意义最大的自然还是在彭城。

所谓,秦唐文化看长安,明清文化看神都,两汉文化看彭城。

彭城之所以具有浓重的汉文化气息,也正是源于其两汉时代的地位。

彭城是刘邦、萧何、张良等人的故乡,汉朝建立之后,刘邦将其同父异母弟刘交封藩彭城为楚王。

自此,西汉时期彭城有12位楚王,加之东汉的一位,共13位。

东汉时,楚国改封彭城国,彭城境内又历5代彭城王。

加之东汉时,又在彭城以东封藩下邳国,共历4代下邳王。

所以综合来看,彭城境内共有两汉藩王22位,加之四百余年时间繁衍而生的藩王世系,这里留下的汉墓数量之多,就可以想像一下。

所以,彭城地区汉墓数量空前巨大。

就彭城市区地图来看,除老城区狭小范围外,四周已经被两汉陵墓团团包住。

所以,汉文化当看彭城,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彭城是汉代之时的楚国,国内发现的楚王墓,最出名的是第二、三代楚王。

他们的墓虽然被盗过,但是,盗取的东西并不多,最起码不是搬空了。

第三代楚王墓之所以出名,肯定是因为其内陪葬品太多,比如破碎又修复的金缕玉衣,还有几百万两黄金等等。

陈文哲之所以判断,那座被盗甚至是被搬空的墓穴,属于楚王墓也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