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仿制功底再厉害,也仿制不出合格的仿古瓷。
这就跟武二、武三他们先前一样,原来他们想要一些合格的乾隆青花,根本就是不可能。
就算花费大的代价,也只能弄到很少的一批。
像陈文哲这样,随意使用乾隆青花,还能调配出各个朝代特色的青花釉料的情况,十分少见。
制作仿古瓷,肯定要符合时代特色。
一些瓷器之上的特征,所有人都很清楚,仿制的时候,都想着尽可能的跟古瓷一样。
但是,没有合适的材料,你就算是知道的再多,手艺再高明,也是白搭!
不用说,张股就是典型的怀才不遇。
一边看着张股制作粉彩扎道花觚,陈文哲一边查看先前烧制出来的汝窑瓷。
最先仿制的这些,器型都比较简单。
但是在这些简单的器型之中,却表现出不俗的气质。
简约大方,已经被陈文哲拿捏的死死的。
庄重、简约、大方的汝窑瓷器造型,与众不同的汝窑瓷器胎釉,这些是基本功。
最主要的是釉色,陈文哲烧制的这一批汝窑瓷,已经呈现出令人沉醉的特色。
如天青色、天蓝色、粉青色、虾青色、月白色、葱绿色等,都做的还不错。
当然,也只是还不错,想要实现传说中的雨过天青,陈文哲总感觉还差点什么。
不过,现在这种釉色也已经极为雅致,似玉非玉,似乎有酥油之感,釉面润泽柔和。
现在他仿制的这批汝瓷,已经算是成功,毕竟造型古朴大方,色泽独特,而且还能随光变幻。
观其质地,土质细润,坯体香灰胎,其釉薄而声如磬,明亮而不刺目。
器表呈蝉翼纹细小开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点。
最重要的是,他已经可以做到:“似玉、非玉、而胜玉。”
在如玉这一点上,陈文哲已经算是有着登峰造极的造诣,现在在这批仿汝瓷之上,已经表现的淋漓尽致。
“还是需要调整一些釉色配方!”
历朝历代仿汝瓷的很多,而很多能工巧匠,都没法仿制出汝窑那种颜色。
现在陈文哲仿制的已经是很高明,但是相比故宫内藏着的几件汝窑精品,其釉色还差点。
当然,要是不放在一起比对,肯定看不出什么。
但是,谁让陈文哲的记忆力强呢?
跟他记忆之中的那些真品北宋汝窑器相比,他做的颜色还是差点,最起码雨过天青色还不如人家做的那么纯粹。
而就在陈文哲查看自己的作品之时,不甘寂寞的张股也在看着这批作品,特别是跟他手中器型一样的花觚,看的他是一脸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