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一章细节定成败

作者:疯神狂想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表情显得呆滞,所用笔法描绘的往往不到位,与真品有一定的差别。

所以,不管做什么唐三彩,都需要研究明白这些细节。

比如说做马,就必须要了解唐代的马。

唐时的三彩马都体形高大,披饰华丽,且马尾梳绑短小,一看便知道是品种优良的战马。

在唐朝时期当年的西域诸国,吐番,突厥等都向唐王朝进贡或赠送品种优良的外国马。

公元733年,一名回鹘使者一次就赶回了1万匹草原骏马。

当时的唐太宗在国家财政紧张的情况下,仍然购买了6000千匹的骏马。

由于外来马的拥入,使得唐朝马的品种的到了改良,使得我们从出土的阳三彩马可以看到唐马的遗风。

体形矫健,骨骼粗壮,马鬃修剪成了当时流行的“官样”,马饰也非常的漂亮。

工匠们将马雄伟的气势和飞奔启程前的姿态,刻划得淋漓尽致,这样的三彩马,也可以说是唐朝国家实力的体现。

在唐代,尤其是盛唐时期,当时的人们都以胖为美。

所以,在塑造人物彩俑的时候,也需要注意。

曾经使得“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就是一位胖美人。

唐三彩中的女俑,就是盛唐时期人文精神的一种写照。

这个时期制作的女佣,面如满月,丰润圆胖,但不失内在的秀气。

古人用丰肌秀骨来形容唐代美女,是再贴切不过。

身着黄色长裙,是开元天宝年间流行的风尚。

要做马俑,顺便做一些骑马女俑,也就是顺带的事情。

其他还有,抱狗的女俑,吹乐的女俑,这些无疑是大唐时期人文生活和妇女地位的真实写照。

画好了图,而且是一次性画好了好几张,有马图、骆驼图像,其他就是骑马、抱狗、吹乐女佣等等。

做好了设计图,就需要先加工泥料。

唐三彩的制作过程,首先是对胎料进行选择和加工。

而最好的泥料,肯定就是阳洛那边的矿料。

那边出土的唐三彩,大多采用比较纯净的高岭土加工而成,这种矿藏阳洛周围便有出产。

这种土质较为细腻,可塑性强,成型后不易开裂、变形,是制作各种陶器上等的材料。

这种材料,陈文哲自然不会放过,要知道仿制唐三彩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最近他的从开始制作汝窑瓷,再到单色釉菊瓣盘,再到珐琅彩、绿色釉瓷,这一系列瓷器的制作,十分耗费功夫。

所以,等各种原材料凑齐,陈文哲的仿制工作,也就差不多可以正式开始。

精心开采回来的陶土,在制作之前,要再细致的筛选。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