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1章 重古轻今,空前绝后

作者:疯神狂想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用瓷与国家礼品瓷。

这一建议得到上面的采纳与支持,“建国瓷”的设计制作,就在这样的特殊背景下开始了。

1952年2月,由国家牵头召开陶瓷座谈会,各方面的专家商讨研制“建国瓷”的具体方案和要求。

建国瓷时代,大师云集,所有能工巧匠,几乎都在各大瓷厂上班。

这些能工巧匠,在后来市场经济时代也逐渐成为了大师。

代表性的有:王步、祝大年、王锡良、张松茂、戴荣华、刘雨岑、李进、周国桢等等等......

几乎包含了那个时代,所有的大师。

它属于特殊年代下的产物,它的存在与时代挂钩,也与当时的文化环境紧密关联,在整個陶瓷发展史上也是空前绝后,影响巨大。

正是由于建国瓷的诞生,才有了上世纪五六七十年代陶瓷的辉煌成就。

更奠定了当代瓷器的发展方向,可谓空前绝后。

那是时代的烙印,也是陶瓷史上最不可缺失的重要篇章

只不过,在重古轻今的氛围下,建国瓷在被轻视,只是在近这些年才被追捧。

建国瓷,集国内最著名的陶瓷匠人,工艺美术家、文化名师、国画大师集体创作。

可以说是官窑品质、古法烧制、倾多方之力而烧制成功。

它们是真正的求质不求量,不惜成本!

这一批瓷器,成瓷质量奇高,且随着老一辈匠人的消逝,十大瓷厂已不在烧制,可谓真正的绝版瓷!

它们件件都是不可复制的升值神话,存世臻品极为稀少,已成为臻作绝唱!

那一个时期,古彩、粉彩、青花、新彩、雕塑等名师,可谓是群英荟萃。

他们对于各个领域细心钻研,像是粉彩专家刘雨芩、雕塑大师曾龙升等等。

他们当时20岁30岁,至今也就是60多岁。

这么一大批人,绝大多数现在已经是景镇陶瓷界,各个方面的代表权威人物!

这么一批人的手艺,陈文哲要想全部学会,还真是需要点时间。

当然,他也没有想着短时间内全部学会、学全。

学习,也是需要方式方法的。

随意烧制着大批现代顶级艺术品,此时的陈文哲可以说是如同天马行空,想到什么就做什么。

只不过,做得多了,他有点迷失方向。

准确的说,他好像有点失去目标了。

现代工艺美术大师太多,他们手中的绝活也太多,一时之间,陈文哲还真不知道该做什么好。

近现代的艺术大师是真不少,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代表作。

只是看图片,陈文哲就是一脸惊叹,这些他都想仿制。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