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相差悬殊

作者:疯神狂想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为什么能卖的这么贵?其实咸丰时期,实为转折之关键期。

此后随着窑厂的坍塌,库存瓷样的毁失,窑工的纷纷迁徙,对景镇乃至全国制瓷工业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也可以说,从此之后,官窑器的品质,就已经不敢保证了。

所以,宣统时期的一些中规中矩,绝对算不上精品的官窑器,也显得尤为难得。

清末是个特殊时期,加上咸丰宣统赛乾隆,所以,这一次陈文哲没有特意仿清三代的赏瓶,而是仿了一些晚晴的作品。

其中一件肯定是同治龙纹赏瓶,自然不止是青花瓷,他还可以自由发挥一下,做一些描金、粉彩、中华红彩。

反正陈文哲现在也不是向着出售,他只是想要仿一批有着晚晴风格的瓷器。

有没有传承,是不是传承有序,这些都不重要。

因为他也没想到做成高仿流入社会,他就只是单纯为了欣赏、收藏。

当然,要真寻找一些有着各种工艺的精品,也是能找出来的。

比如像清宣统粉彩描金云蝠纹赏瓶,就是一件难得的描金和粉彩结合的经典赏瓶。

赏瓶容易制作,但是粉彩描金云蝠纹赏瓶,原来对于陈文哲来说,却并不容易做。

不说其他,只是开门的两种工艺,他原来就做不了。

粉彩他会做,但是宣统粉彩,他并一定能调制的出来。

现在当然没有这种问题了,想要制作宣统粉彩,只要在隋侯之珠内部搜索,就可以得到配方。

这样让他仿制各种瓷器,就变得太过方便了。

有了釉料配方,再就是描金工艺,这也是他最近才真正掌握的一门工艺。

也只有这些基础技能,全都点满,他才能轻而易举的做出一件清代宫廷瓷器。

所以说,就算是一件清晚期的宫廷御用之物,对于民间的制瓷匠人来说,有时候也有着天堑搬的技术难度。

这也是他仿制十大瓶类经典器型的原因,原来他还真没有底气,仿制出一些精品。

现在不一样了,他可以很轻松的制作出来。

只不过在放飞自我了一段时间,仿制完清宫的作品之后,陈文哲还是回归正途,继续制作十大经典瓷瓶。

只不过在这里,他还是自由发挥了一下,制作了一件中华红赏瓶。

没办法,这种瓶子实在是太漂亮了,只要看到,陈文哲就忍不住仿制一件。

再说,这中瓶子之中,也有着一些新工艺。

因为陈文哲这次做的赏瓶,准确的官方学名,应该叫:红瓷麦秆画赏瓶。

麦秆画花瓶,是近几年红瓷市场上的新宠。

它结合华夏最新制陶工艺,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创新。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