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五章无人出于其上

作者:疯神狂想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拿起枕头摇还发出丁冬的声响,那是因为有泥丸残留在枕内。

近千年过去,瓷枕的实用价值,已经日趋消失。

但是,因为它的表面常常有前人留下的各类书画图案,这让它成为民间书画的重要载体。

这在保存古代民间书画艺术上,起到了巨大作用。

作为书画一般载体的纸、绢等物质在历经千年后,往往已毁于各种事故,极难传世。

而瓷枕材质坚实,故完整保存记录了大量可贵的民间艺术,让今人能领略千年前的民间艺术创造力。

可惜,瓷枕终归是被历史淘汰。

到了民国末年,瓷枕才慢慢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之中,而渐渐被柔软棉花制成的枕头取代。

可是,文物不仅仅是弥足宝贵的物质珍宝,也是了解古人的生活体验、审美取向、精神追求从而鉴古知今的重要途径。

其中的定瓷,有着太多的不同凡响。

但是,相比定瓷孩儿枕,其他时代的精品瓷枕还真不少。

现在陈文哲既然能做定窑的瓷枕,那其他时代的瓷枕,他也就可以做的更好。

作为一种古代瓷器中较为流行的生活用具,瓷枕早在春秋时期,就有记载。

此外,在考古发掘中,北湖荆门包山楚墓、南河信阳楚墓中,也都有春秋时期枕的实物出土。

这足以说明古人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开始使用枕。

根据现存的文献记载可知,陶瓷枕的主要品种,有低温釉陶和高温釉瓷两大类。

造型最初有箱形枕和兽形枕,进而发展有建筑枕和人形枕、案形枕等。

这一时期的枕体中间是空心,为防止烧造变形,一般在后壁或底部留有气孔。

而从瓷枕的分布区域来看,主要在北至南,从南到东部沿海一带,全都有。

瓷枕的尺寸也不断由小到大,其中以隋代最小,长度不超过5厘米,到了唐代增大到15厘米左右。

元代的一些瓷枕,长度可达40厘米左右。

它经历了“唐代瓷枕小,宋代瓷枕大,金、(南宋)元瓷枕千变万化”的过程。

陶瓷枕的制作工艺,也已经不是宋代定窑瓷枕的两种方法,而是主要有三种。

一是泥板镶接成形,二是模制成形,三是雕塑成形。

有时是采用一种制法制作完成,有时是采用两种制法综合运用完成。

在瓷枕的制作过程中,其装饰工艺同样品种繁多,丰富多彩,富于变化。

主要是通过对瓷枕器胎体本身的刻、剔、贴、划、镶嵌、绞胎、塑等工艺来完成胎体装饰。

特别提一下,唐宋时期的绞胎瓷之中,就有很多各式各样的瓷枕。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