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特别待遇

作者:疯神狂想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也是特别待遇。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即使是富有四海的皇帝,有时候也不是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的。

比如珐琅彩的釉料,之前就提到,珐琅彩料是由西方传教士带入的进口材料,自然十分稀缺。

雍正初年,造办处将五件酒杯烧坏两件,怡亲王还训斥“其余三件尔等小心烧造”。

直到雍正六年,国产珐琅料终于研制成功。

也是在那时,才试炼出白色、黄色、黑色、亮青色、秋香色、藕荷色、深葡萄色、青铜色等十九种釉料。

尤其是其中有许多色彩,是进口彩料中所没有的。

虽然现在珐琅彩料,陈文哲随手就可以卖到,但是他买到的是原材料。

想要使用,还需要炼制。

而想要调配出十九种之多的雍正珐琅彩料,也是不容易的。

珐琅又称“拂郎”、“佛郎”、“发蓝”,发音相近,都是对一种人为加工而成的玻化物质的称谓。

它以天然长石、石英等矿物质为主要原料。

之后加入纯碱、硼砂等化合物作助熔剂。

再加入氧化钛、氧化锑、氟化物等作乳浊剂。

最后添加氧化铜、氧化钴、氧化铁、氧化锰、氧化锑等金属氧化物,作着色剂。

经过粉碎、混合、煅烧、熔融后,倾入水中急冷得到珐琅熔块,再经粉碎、细磨得到珐琅粉。

将珐琅粉调和后,涂施在金、银、铜等金属器上,经焙烧,便成为金属胎珐琅。

若以玻璃为胎,则称为玻璃胎珐琅;

以瓷器为胎者,则称瓷胎珐琅。

这还只是珐琅料,制作一件珐琅彩瓷,就算只是一件小碗,该有的程序,一道也不能节省。

比如制作一件小碗,先要炼制胎泥,之后是拉胚、凉胚、利胚,之后才是上彩!

整个工序,首先是把黄色的泥坯,放在所谓利坯车上,然后坐在车上,用专门工具使器物表面光洁。

需要形体连贯、一致,而使泥坯陈显出皓白的颜色。

这是陶瓷成型中极为重要的工序,最终确定着器物的形状。

景镇瓷制造讲究,需要内外修坯。

利坯不仅为需要熟识泥料性能,器物造型的直、曲线变化,烧成时各部位留泥、收缩情况,都需要清楚、把握住。

像是制作珐琅彩瓷的器胚,还要首先学会磨制种类,熟悉十多首繁多的铁质利坯工具。

完成以上工序后,就是第一次入窑,温度是八百度。

出窑之后,开始继续制作,此时需要勾线,采用自己需要的颜色。

其次是分水,描绘好轮廓色彩,采用主色调分水。

完成这两个步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