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法高超。
现代仿制品的绘画技法,根本无法达到当时的境界。
所以,陈文哲手中的这件翠毛蓝,只是看其上的山水和人物,就知道不可能是现代仿品。
既然不是仿品,那就是真品。
而出现在一堆假海捞瓷之中的翠毛蓝,怎么想怎么感觉奇怪。
“难道这一件还真是海捞瓷?如果是真的,那当年在船上得经过多么慎重的保护?”
发现了一件康熙翠毛蓝,陈文哲十分高兴,但是,这一件瓷器怎么出现在这里的?
有了这一件,会不会还有另外一件?
不用说翠毛蓝,就算是其他清宫的精品瓷器也行啊!
要真是一艘沉船之中发现的,那么这一次高启静可是又立大功了。
其实,鉴定是不是清三代的海捞瓷,并不难。
但是这一件翠毛蓝之上,根本就看不出被海水腐蚀的痕迹。
一般的清三代“海捞瓷”,由于在海底中沉睡了二、三百年,会被咸水和暗流的腐蚀冲刷,致使釉面损坏。
这种坏掉的海捞瓷,形成釉的表层,如同脱去一层皮,而用放大镜能看到气泡破状,有的甚至生铁锈和破损。
胎脚由于被海水长期浸泡,形成一层年代的氧化层。
这是在原有的胎上,形成一层包浆状。
从此致使胎釉形成一体,呈干燥状、自然而均匀。
只不过,眼前的这件翠毛蓝作品,保存的实在是太好了。
就算是放在空气之中保存的传世之物,也不可能保存的这么光鲜吧?
也许,这就是它流落在一群作假海捞瓷中的原因?
再看向其他作假的海捞瓷,这些“海捞瓷”出水后,由于保养不好,釉面全都暗淡无光,因为釉的表层被破坏。
因为海生物的液体含胶成份,还有一些贝壳沾在上面,即使出水后,已把器物冲洗干净,但沾在釉层破气泡里的胶质物质还在,无法彻底洗干净,因此釉表还会附着一层胶物质遮住釉光。
而要使海捞瓷光洁,必须用含1%的草酸水浸泡一天。
之后再用洗衣粉水浸泡一天,然后用淡水洗干净后。
经常用手摩擦器物釉表,把沾在釉面上的“老泥”(污垢)擦掉,经常抚摸器物会使釉光逐渐回复。
“没准这还真是一件从海中捞上来的!”
确定是一件真品,陈文哲直接使用了回溯,他想要看看这件瓷器的来历。
没想到,这一看,还真是从海中打捞上来的。
只不过这只瓷器原来是放在一只檀木盒之中的,而且内外都有保护,外面还像是蜡封的油纸?
可惜外面的檀木,被海水腐蚀眼中,加上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