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景镇出产好的青花,没有什么奇怪的,但是在这里还有景镇出产的绿釉瓷器,那就比较奇怪了。
一条主要运载德化窑瓷器的商船之上,出现五十多只精品青花团龙杯已经很难得,没想到居然还找到了绿釉瓷。
在发现一件大型器之内,居然藏着更加精品的瓷器之时,先前打捞出水的一些大型瓷器,被陈文哲一一找了出来。
果然,这些大型器之内,都或多或少的藏有一些小型器。
这一方面的节省空间,另外一个方面,肯定是因为这些小型器更好、更加珍贵。
拿起一件绿釉杯子,它做工一点都不比团龙杯差,而且这还是一种创烧的绿釉瓷。
景镇窑于明代宣德年间始烧绿釉瓷器,至清代早期又引入欧洲技术,创烧出一种西洋绿色器皿。
这种心创烧的绿釉瓷,釉质上与传统绿釉有所不同,并且是通过吹釉的方法施釉。
这件出水绿釉杯,因长期受海水腐蚀,微呈褐色。
在众多的瓷器中,道光景镇窑粉彩“二甲传胪图”杯,是最具古风范的杯子。
它的名字来源于杯身上,用蟹钳夹着芦苇行走的螃蟹。
专家称,螃蟹钳子寓意“二甲”,芦苇谐音“胪”。
在清代科举考试中的“二甲第一名”就是殿试第四名,被称为“传胪”。
因此这只杯子也蕴含着,古人对“金榜题名”的祈愿。
这样的杯子,不管在哪里,都不太常见。
而在海捞瓷之中,见到的就更少。
因为这种寓意,对于外国人来说,太过难以理解。
这一次的收获很大,但是,最大的收获,肯定还在沉船内部。
现在外围的一些方便打捞的瓷器,特别是那些瓷器扎堆的地方,都已经被清空。
接下来,想要继续有大批量收获,就肯定要进入沉船内部。
众所周知,木质船体受海水侵蚀易腐烂。
从刚开始打捞上来的部分木船配件,能明显看出已经有腐坏的痕迹。
因此,最大程度保存古船的完整性,成为此次打捞的最大难题。
不过,整体打捞,如果有专业的作业船,也不是太难。
国内实力最近十几年膨胀的很厉害,特别是造船业,更是发达。
像是专业的沉船打捞船,国内也有。
比如古船整体打捞迁移工程主作业船“大力号”,就是一艘专业的古船整体打捞船。
之前这条船,就在长江口参与过一次古沉船的整体打捞。
那一次古船打捞迁移工程,采用的是世界首创“弧形梁非接触文物整体迁移技术”。
这种技术,就可以将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