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象首方足军持

作者:疯神狂想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花、灵芝、龙纹、凤纹、八仙、蝶纹等。

如明青花花鸟纹瓣口折沿碗,这种碗内底心绘青花花鸟纹,口沿及内壁绘青花四龙首衔祥云形如意头开光。

碗的外腹壁,绘青花四祥云形如意头开光与长条形开光相间,外口沿勾画卷草花卉纹两处。

青花发色幽蓝,胎体轻薄质坚,色白。

如意实物是佛教八宝之一,为僧人记录经文的佛具,同时亦作摆设之用,是我国传统的吉祥物。

而祥云形如意,则同时具有“吉祥”“如意”的双重美好祝愿。

除了这盘碗和碟,第四种比较多的瓷器就是军持。

军持这种瓷器,大多数沉船之上都有,这是一种十分畅销的外销瓷。

之前提到过好几次,一直没有好好研究这东西,毕竟这东西普通人都不知道。

此时摆放在陈文哲眼前的,是一件明青花象首方足军持。

它通长17cm,宽9.5。

“军持”来源于印三,是为梵语“kendi”、“knudika”的音译,又译作军迟、君迟、君持、捃稚迦等。

其实这东西,汉语意为水瓶,亦称作净瓶、澡瓶。

我国的军持是随着印三佛教传来的,最早的时候是僧侣云游时,贮水以备饮用和净手所携带贮水器。

这种瓷器长颈,顶端置一小口,肩腹间附流,无执。

长颈上的口用于饮水,肩腹部的流用于汲水。

使用时用手抓住颈部,将瓶身浸入水中没过肩腹部的口,水满后即可提出,方便省力。

随着佛教发展,军持逐渐演变为佛教法器,在各种法事中或者是僧尼的受戒灌顶仪式上使用。

当然,这东西最后也成为佛教神灵手持的法器。

如观音菩萨、弥勒菩萨、贤护菩萨等,一般手中都托着这么一只瓶子。

公元4世纪至8世纪,东南亚等国家佛教盛行,军持的需求量增多。

这使我国一些生产外销瓷的窑口,纷纷生产军持,使其远销东南亚以及其他欧洲国家。

同时,尹斯也有使用军持作为净水瓶。

有人喜欢,有人使用,自然就有人造,有人卖。

“万历号”沉船发现的军持,可明确器型的共20件,粤省博物馆那边藏有2件。

像是青花象首方足军持这样的动物型军持,在出水的军持中占少数,较为珍贵。

明代的青花象首方足军持,在国内海捞瓷之中,好像只有一件馆藏品。

这种瓷器,圆唇,敛口,长颈上端外凸,方形腹,平底,不施釉。

整体呈象状,肩部一侧饰以象首双细孔流。

象首两侧绘画青花双耳及双眉目,流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