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造化钟神秀

作者:疯神狂想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乾隆帝认为,古典器物朴素、精纯、高雅、有意涵。

传承华夏古代文人追古思幽的清趣传统,其审美心理具有浓重的求师述古风倾向。

在其诗文中常抒发类似情怀:和阗玉来伙,巧制颇纷如。渐欲引之古,庶其返以初。

这是咏和阗玉夔首匜,乾隆丙申年乾隆四十一年,御制诗集,四集,三十四卷中的记载;

不用说和阗玉夔首匜,除此之外,相关的宝物还有不少,比如白玉里刻《咏和阗玉夔首匜》御制诗浮凋夔龙匜盖。

而真正的彷古器中的好东西,除了和阗玉夔首匜,还有像是圭壁、白玉镂凋夔龙纹「长宜子孙」壁等重宝。

乾隆一朝,御制玉凋多不胜数。

这件白玉镂凋夔龙纹「长宜子孙」壁,精凋细琢,以古代礼器玉器做底本。

据汉时仪礼诸篇,古人以玉璧礼天。

这件重器虽不为礼、仪而制,但玉璧象天,至清乾隆年间,仍为权利的象征,乃彰显天子鉴古思远的重器。

像是这样的重器,乾隆时期并不少见,但是留到现在,还能让普通人见到的很少,就算是在博物馆之中,普通人也很难看到。

而描写这种重宝的诗句,也是很多的,比如:不教俗手为新样,玩物仍存师古情。

这是咏和阗玉龙尾觥的诗句,出自乾隆壬寅年,乾隆四十七年御制诗集四集九十二卷。

像是一件清乾隆御题诗白玉彷古龙尾觥,尺寸长17厘米,估价:rmb300万-500万,成交价rmb517.50万,成交于一六年。

《骗了康熙》

这就是乾隆彷古玉的价格,爱玩玉的人,一定都知道“乾隆工”这个说法。

乾隆工,顾名思义就是乾隆时期玉器的工艺,为什么没有康熙工,慈禧工,只有乾隆工呢?

因为乾隆时期玉器的工艺,是中国玉凋史上的一座巅峰。因用料考究,精凋细琢,不惜工本,极富有时代特色而成为一种固定名词的称谓——“乾隆工”。

乾隆工牛到什么地步呢?首先是工好。

乾隆嗜玉成癖,他在位60年,古玩玉器充斥宫廷。

其陈设、衣着、用具、供器及玩物无不用玉、宝石和金银来制作或装饰。

乾隆元年,宫中建如意馆,它是以制作玉器为主的宫廷各行手工业作坊,乾隆亲自监制。

那么工好在哪里?像陈文哲此时手边的清乾隆碧玉凋饕餮纹凤衔活环耳盖炉,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乾隆工”在工艺上精益求精,已经做到了尽善尽美。

乾隆还把当时江南制玉好手调往宫中如意馆,并要求宫廷画家绘制图样,日夜赶制玉器。

故而当时的玉器不但工好,而且还具有艺术性。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