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大海捞针

作者:疯神狂想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底捞“珍”,有时候就是这么容易。

谁能想到,在长江口还能有很多沉船?

最重要的是这些沉船之上,还真就有着不少宝物。

当然,不要以为在长江之内,打捞沉船,或者说搜索沉船就容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的系统不正经】【】

大海市,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和重要口岸之一。

大海的长江口,处于长江“黄金水道”的入海口和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心点。

古往今来,在这条繁忙航线上和复杂水域里,埋藏有不计其数的水下遗珍和未解之谜。

从2011年起,根据国家文物局部署,大海市启动了水下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

通过陆地调查走访、查阅文献资料等方式,收集到长江口水域150余条水下文物线索。

但长期以来,浑水环境是我国水下考古发展的瓶颈,大海长江口水域尤其突出。

在这片能见度几乎为零的江海交汇水域,探寻水下文化遗产,犹如“大海捞针”。

为此,大海市文物局组织多个部门,自主研发了获得国家专利的“浑水水域水下成像装置”。

之后运用无人艇、多波束、侧扫声呐、浅地层剖面仪和磁力仪等海洋物探扫测设备,对长江口水域开展水下联合调查。

终于,在2015年,工作人员在对长江口崇明横沙水域,开展重点水下考古调查时,有所发现。

他们通过声纳扫测等技术,发现了一艘保存较为完整的铁质沉船,考古编号为“长江口一号”。

经过水下考古潜水探摸,确认该沉船为民国时期的铁质军舰。

不久后,考古人员又在该沉船北部,发现了另一艘体量较大、保存完整的木质古沉船,考古编号为“长江口二号”。

从此,拉开了解码长江口二号古船的序幕。

所以,长江口二号还是很出名的,因为它不是一艘军舰,而是一艘运输商船。

陈文哲心中一动,时间快进,很快就来到二二年,此时显示的画面,是长江口二号被打捞出水的画面。

“果然,当年运输的很多瓷器,都没有被打捞上来,也不知道是被冲入海洋之中,还是被埋在了淤泥之中,或者是之前就被人打捞上来了?”

长江口二号沉船,为什么比较出名?还不是因为上面的瓷器比较多?

可以说,它是我国水下考古发现的,体量最大、保存最为完整、船载文物数量巨大的木质沉船。

这艘清同治年间的贸易商船,沉没于大海崇明横沙岛东北部北港航道水下。

整艘船,船体埋藏于海床下5.5米。

这艘古船出水之时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