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源远流长

作者:疯神狂想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像恐龙中的翼龙。

我们可以称之为飞龙,不管是红山龙还是一般的华夏龙,与青铜神树上的飞龙相比,有一个迥异的特点,就是没有翅膀。

除了这一点以外,青铜树上的飞龙形象明显与中原龙非常相似。

综合这两种青铜龙的造型来看,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龙受到了来自中原龙的影响。

它们虽然与中原龙有明显区别,但是又有某种程度的相似。

同时,三星堆文明是一个重祭祀的文明。

三星堆遗址的青铜器,作为重要的祭祀物品,在造型上自然是格外讲究。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物有龙造型,说明三星堆人认可自己是龙的传人之一。

人与龙显然是不同的品种,三星堆人认可自己是龙的传人,更多的是文化上的一种认同。

当然也不排除这是血缘,带来的文化认同。

从三星堆出土的龙造型的青铜器中,可以看出三星堆文化受到了中原文化的影响,并对华夏文明产生了文化认同。

根据考古研究,这种影响其实也是双向的。

中原文化,也受到了三星堆文化的影响。

李白曾留下《蜀道难》一文,让人体会到了出川的不容易。

然而考古证明,在遥远的商周时代,甚至更早的时候,川省与中原腹地的交流应该就开始了。

从而带来的文化交流,也持续了相当的时间。

如果只算三星堆文明与中原文明交流的时间,也至少有几百年。

三星堆遗址的发掘,带给我们的不只是灿烂的三星堆文明,它还见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在相互影响中不断发展的过程。

三星堆绝不是孤立文明,而是华夏文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随着考古发掘的不断深入,三星堆中隐藏的文化秘密将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让我们对华夏文明有更全面的了解。

所以,了解三星堆,也就等于了解我们祖先所在的远古历史。

里面的祭祀、崇拜,很显然是很重要的一环。

除了龙、象牙、黄金这些重要物品,其他最重要的应该是神兽崇拜。

当然神兽崇拜,在古代并不少见。

而三星堆文明当中,兽类的青铜器不少。

最出名的当然是青铜神兽,这件器物长28.5厘米、高26厘米、宽23厘米,出土于三星堆遗址祭祀区3号坑。

整件器物呈昂首挺胸、四肢蹲伏于地的走兽形象,后肢缺失,双耳、尾部等处残损。

神兽头顶有一角,“臣”字眼,扁长圆形阔口,短颈。

它躯干修长,挺胸,塌腰,四肢外张,蹄足,尾部上翘后弯。

它体表有云雷纹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