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六十章大邦殷,殷地安

作者:疯神狂想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如今,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印第安人就是华夏人的后裔。

在唐代的《梁书·诸夷传》中,就有这样的记载:「文身国在倭国东北七千余里……大汉国在文身国东五千余里......扶桑在大汉国东二万余里......」

《梁书·诸夷传》还专门介绍了慧深和尚,出访扶桑国的情形。

按照上面的记载,在倭国的东北七千多里有一个文身国,大致在阿留申群岛附近。

这里的土着居民确实有文身的习俗,而且美洲的印第安人一直崇尚文身这种文化。

在文身国东边五千多里的大汉国,根据测算,大致应该在阿拉斯加,扶桑国应该就在北美大陆的南部。

可见,在公元5世纪,就有华夏人来到美洲大陆,这比欧洲人到达美洲大陆要早得多。

更让人惊讶的是,有

学者认为华夏人早在殷商时期,就来到了美洲大陆。

约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11年),周朝的军队奇袭殷商国都朝歌,殷商仓促应战,结果全军覆没、国破家亡。

殷商当时在山的东,有25万军队。

但却并未建立新的国家,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

后世的史书上也没有任何记载,这是怎么回事呢?

因此,有人推测殷人漂洋过海来到了美洲大陆。

这绝非凭空猜测,而是有大量事实依据的。

就在殷人从华夏大地消失后不久,远在大洋彼岸的墨西哥,就出现了奥尔梅克文明。

这也是已知的最古老的美洲文明,它存在和繁盛于大约公元前1200年,到公元前400年的中美洲。

在出土的奥尔梅克时期的文物中,人们发现它们具有十分典型的殷商文化特征。

1955年,在墨西哥出土的拉尔塔第4号文物的玉圭,上面刻有4个符号,被认为是3000多年前商代的甲骨文!

考古专家陈汉平解读出了这4个符号的大意:统治者和首领们建立了王国的基础。

此外,人们在美洲发现了三脚支撑的陶器、用玉作为陵墓装饰物和造纸工艺。

在墨西哥的文艺作品中,也有不少以龙为主题的作品。

印第安人的排水渠道,也体现了大禹治水的思想。

国内外一些专家的研究认为,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败退的殷商部队远渡重洋,来到了美洲。

他们为当地带来了农业灌既技术和各种专业知识,创造了奥尔梅克文明。

在今天的墨西哥,也有人承认自己的祖先是殷人。

不光是在北美洲,南美洲的秘国、玻利维亚等国。也有很多与华夏文化相关的考古发现。

据说南美洲最高的澹水湖「的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