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哦,你是这个意思,对对,这是给我们又开了一条财路。”
两个人坐不住了,他们在来的船上也和几个生意人聊,也习惯性的寻找着生意中其它的途径,在这个朝代有大运河,而且还在修筑,想法加宽加长,但整体来说交通不是船就是马匹,速度在一定的限制之内。
新集处于南北之间,但有运河通往京里很是方便,为什么新集的货物不往京里来?
京里的大集市承接的是以京城为中心,方圆近千里内的特产,在京里集市能消耗掉,就不会去其它集市,新集也是如此,南方来的货物在新集能消耗,客商到这里就收钱,他少跑一段路少出一些路费。
新集以北来的货物有些和京城集市重复,也是同样的在新集就地发卖掉,小客商们分销后卖往小城小镇村落里。
所以新集的货物不见得不适合京里,但是不往京里来。京里的货物在新集也能挣钱,但是不往新集去,就地也就分销,愿意多跑路的商人不多。
而少数几个愿意多跑路的商人,也受限于这个朝代的生意经,到陌生的集市上需要从安全上考虑,至少有熟人在此,否则集市上被拐骗也屡见不鲜。
族长和郑掌柜的在船上还见识一些京里的货物,他们倒是愿意参与,但是没有可信任的熟人,买货时被拐骗也不少见。
看的是上等货,装船后是劣等货,这种手法在郑掌柜看来相当简单,但是被骗时一定被伪装的天花乱坠。
被骗一回光回来路费就加一笔开销,而把货物运回来报官的话,要是拖个一年两年的找不到骗子,这开销就大了去。
没有可靠的熟人,老成的商人一般不会轻易换经商的路径。
郑掌柜的和族长就是这样,羡慕京里的货物,但是不敢随随便便购买。
两个人本来就说好,见到留根以后,把钱给他,抽几天在京里集市上转转,看能不能找到可靠的货物经济,先请请他,问问这京里的集市行情。
就算不跑京里的生意,也是上京一趟,长个见识也不错。
今天的晚饭也让他们大长见识,族长暗暗想着明天白天和这里掌柜的问问,这酒是他家自酿还是别处购买,弄个两坛子回郑家集市上发卖试试,想来有钱的人肯定喜欢。
郑留根说慧姐有个店铺,这二位听的心头火热,饱撑的感觉再次没有,站起来生龙活虎:“去看看。”
燕燕店铺里有不少男人,贺宁、栾泰、祁均祁寻富还有三家六个子弟留下来当伙计,郑留根向父亲提起,也没有避开族长,是想着燕燕和绿竹贺宁都没有做过生意,小落第的知道自己爹做生意圆滑,他不吃亏,想让父亲和族长帮衬燕燕新开的店铺。
有慧姐的股份不是吗?
当下就带过去,贺宁脸上伤没有好,燕燕绿竹也不再为难他,比如让他出门买东西这种,贺宁没有出来。燕燕是个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