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科,科科都有人中举,元二姑娘往京里官学打擂台,引得四位大学士往门上盖印章,至今还在那里。
郑留根傅其得官后,往官学门前拜先生,想撕下来,结果四位大学士不答应,第二天又贴上去,官学和皇学的这点儿梁子,看来这两年还解不开。
当年骄傲的陆夫长已惭愧返乡多年,留郑留根在京里读书的沈先生主持官学,他为人豁达些,哈哈一笑,说句留待后人解开吧,这事也就过去。
只有门上对子和大学士印章是个痕迹。
看吧,新集的姑娘都是厉害的。因为除去元二姑娘这个内里“逃学为主”,外面名声却读书颇多的人以外,还有元秀、燕燕和绿竹,这三个人为南阳侯清河侯临江侯熟知。
护国公世子夫人护短一般的照顾燕燕,燕燕为人忠贞,绿竹带着丈夫陪伴不离不弃。
祁燕燕和栾景生下栾英,她现在是公婆眼里及公婆亲戚知己眼里忠贞不二的人,在这样的朝代里,受人称赞。
临江侯也着实的说过几回的佩服。
三个人每天来看看这学府,就往集镇上寻酒楼吃饭,元家和祁家等全部包圆儿,客人们在集镇上吃饭不要钱,坐下来点菜就行。
三位算没得权势的侯爷又夸一声富贵。
元慧成亲的前一天,新集及大半个三宝县城静街,理王殿下到了,元老太爷率领着迎接的官员们乡绅们接入家门,再次感谢理王来吃喜宴。
理王唐行谦和了几句,就暗想,这个刁钻却聪明的慧姐,她终于嫁人了。
这是个男尊女卑的朝代,有很多对女子的束缚,理王夫妻感情挺好,府中也同样有姬妾,理王对女子的看法就是三从四德,可以看点儿书,可以读点儿史,但是女子就是女子。
人的想法,会有分裂的时候出来,也即后世所说的双标。
理王就是这样,大仪公主是女子吗?是。如果公主称帝的话,当年的理王也是服的。
可是理王看其它女子还是那样,三从四德为上。
元慧把他的固有思维掀个底朝天,虽然慧姐没有和理王殿下认真对过话,慧姐就是帮唐诵帮了几回功课,气了几回先生,然后和京里官学打了一回擂台。
四位大学士出面后,理王唐行深刻认识到一件事情,先生们并非教的越多越好,这些先生们自己还有分歧呢,自己还指责其它先生的对错呢。
万一把这错交给世子唐诵,那可怎么好?
理王殿下开始拿出一些时间对待儿子,比如他出京巡视会带上世子前往,父子同时发现走万里路这话是对的,本来见多就识广嘛。
理王殿下很难认错,以他丈夫和父亲的地位,也不必向妻子和儿子认错,也不必公开赞同元慧反驳先生的行为。但是内心知道元慧有功劳,他一面挑剔元二姑娘一面又不由自主赞叹她的博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