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7沙里淘金

作者:步兵长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的答案只能去渭水书院,那里有各种高人,还有学究天人的夏国公。

从此他就多了个目标,去长安渭水书院。

只是他的家人这次并没有支持他。

一来是不放心他去那么远的地方。二来是觉得他研究的那点东西自己关起门来玩就行了,拿出去会被人笑话。

钱保玖的计划就这样一次次被搁浅,直到今天,新一期的渭水学报送到。他在上面看到了被他视为偶像的夏国公,还得知了博物院的消息。

不论出身,不论是否会写字,只要有一技之长都可以去面试,通过考试就可以进入博物院为官。

看到此处他做出了一个连他自己都觉得惊讶的决定,离家出走,去京城,找夏国公。

他不是那种什么都不懂的迂腐书生,从小就和爷爷一起经商,后来又经常出门到处考察,生活经验非常丰富。

他先是规划好了出行路线,然后又借口去几百里外的一处地方去考察从父母那里要了一些盘缠。

一切准备就绪,他留下一封书信就搭上前往长安的商船。

……

渭水学报作为此时全国销量最大的报纸,影响力是非常巨大的,博物院的事情在短时间内就传遍了全国。

然而事实上岳山很清楚,这东西能起到的作用并不大。报纸的针对群体还是生活在城市里的读书人阶层,广大的乡村是无法覆盖到的。

而当前的读书人基本上都抱着当官才是唯一正途的思想,愿意投身其他行业的很少。

但岳山还是坚持做了这个广告,目的有三个。

一是通过这件事情告诉天下的读书人,就算你不做官一样有出路。

二是给那些不想做官想研究理工的读书人一个信心,告诉他们理工一样可以出人头地。

三就是广撒网了,必然会有一些读书人想法和大众不同,他们就喜欢研究百工之事。还有就是这件事情通过口口相传也必然会传到一些匠人耳朵里。

到时候只要有百分之千分之一愿意来的,都是赚到了。

事实上情况远比他想象的要乐观的多,学报刚发行三天后就有人找了过来。

“俺是修桥类,修了一辈子桥了……”

“我是打铁的,祖传的手艺……”

“我是种地的,种出来的庄稼产量比别家高……”

“……”

就是这质量有些让人堪忧,也不知道消息传到他们耳朵里变成了什么样子,反正自认为自己有一技之长的都来了。

就像前边那个修桥的,他修了一辈子桥,也就修了两座横跨小溪的木桥。

接连面试了两天都没一个合格的,反倒是把自己累的口干舌燥,岳山一度怀疑自己的方法是不是错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