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八章 勾动心绪

作者:狂风徐徐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一句话让房玄龄更为惊讶。

接下来,封伦的话让房玄龄几乎无可适从,但立即知晓这是怎么回事了。

“克明叔父杜执礼前日登门,言李怀仁锋芒毕露,回京后与太子心腹韦挺、魏征相交甚密,隐隐有投入东宫之像。”封伦叹道:“而且今日魏征亲至吏部,细询此事……”

细细打量着房玄龄的神色,封伦轻声问:“可符殿下心意?”

“殿下绝无此意。”房玄龄叹了口气,犹豫了下,低声说:“原本杜执礼入天策府任兵曹参军事……”

“噢噢。”封伦做恍然大悟状,“此为迁怒。”

凌敬抢了杜淹的兵曹参军事,所以杜淹迁怒与凌敬交好的李善……听起来有点不好理解,但杜淹的确干得出这种事,否则当年也不会和嫡亲侄儿闹的你死我活了。

封伦顿了下,低声问:“李怀仁真的会投入东宫麾下?”

“绝无可能。”房玄龄给出了一个绝对意义的回复,虽然他不知内情,但很确定。

一方面在于李善当日遣派张文瓘急行赴京,密谋山东战事,另一方面房玄龄隐隐察觉到了,李世民对李善的了解可能远比自己要多得多。

封伦松了口气,笑道:“如此甚好,玄龄放心,必然登榜。”

“怀仁诗文如何?”

“一派风范,卓然大家。”

“封公为国选才,自当公允。”

“玄龄难道信不过老夫?”

“若是信不过,殿下如何敢以重任相托?”

武德三年,秦王李世民东征洛阳,战事僵持不下,圣人李渊有撤兵之意,封伦急行回京,力呈局势,终使李渊回心转意,这才有了次年秦王扫荡中原,一战擒两王的丰功伟绩。

在天策府内,杜如晦、房玄龄、长孙无忌是最得李世民信任倚重的谋士,但兼任天策府司马的封伦地位也相当高。

就在封伦还在承乾殿和房玄龄叙谈的时候,江国公陈叔达出了两仪殿,正要回门下省,突然转了个弯,绕到了吏部。

圣人李渊正月初八已然定下,科举事以门下省侍中陈叔达和吏部检校尚书封伦主持。

从头到尾,陈叔达都没插手,但明日就要放榜了,总要过去看一眼。

“进士科九中八,为首者乃御史中丞孙伏伽。”

吏部侍郎口齿清晰的将最后的结果一一呈报,陈叔达其实对此并不是十分在意,只略为听听。

陈叔达眯着眼听了会儿,开口问道:“进士科落榜何人?”

吏部侍郎眼神闪烁,“李善李怀仁。”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李怀仁?”陈叔达讶然道:“他也是今年赴考进士科?”

“是。”

陈叔达此人持身公正,向来对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