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七镇防线

作者:宁溪南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对学院当下的教学训练情况做了检阅。

在每周例行的英烈塔祭奠仪式上,张军给全院师生做了讲话。

有近卫营的步枪表演在前,可以说全院师生的心灵都遭到了重创,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学院,对未来有了不一样的止标和憧憬。

张军讲的是家国,讲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理念,浅谈了一下战争,讲了一下大唐以外的世界,告诉他们,好好学习,以后带他们去看外面的世界。

我们去征服世界。

一番近两个时辰的演讲,把全院师生刺激的热血沸腾嗷嗷直叫,张军则挥一挥衣袖,带着媳妇女儿重新踏上了回家的路程。

经眉县到宝鸡,张军带着媳妇女儿顺路去了大散关,是视察,也是带着媳女闺女游玩散心。

安史之后,经过几十年的战乱,大唐周边的局势一变再变,失了大量的国土,原来的京畿六关,现在有三关都变成了边关,成为了守御吐蕃的前线。

张军现在的辖区,北起灵州南至剑南西川,七镇都和吐蕃接壤,陈仓关,陇关,泾州城,原州三城,灵州,都是防御吐蕃的重塞。

虽然他还没有接手山南西道和剑南两川,但敕诏已经下了,他已经是事实上的三镇节度。

李适这是把整个大唐和吐蕃的边界线都交到了他手上,不得不说倚重之意。

大散关是古关隘,是周朝散国的门户,是刘邦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里的重要地点,也是汉代抵御西羌的重要关卡。

汉代的时候还没有藏,而是羌人,而且是磨制石器的羌人。

城关离宝鸡城不到三十里,水泥车道已经修通,顺着姜水蜿延进入秦岭。

路上没有积雪,清扫的也很干净,虽然没有什么风光秀丽,但沿途山谷众多,到也有些情趣,反正小清禅瞪着大眼晴东瞅西看的挺开心。

张军之所以要转道来大散关,事关他后面的全部计划。

783年清水之盟,现任大唐皇帝李适同志承认了吐蕃的实际占领区,同意以现有边界做为两国的边界。

这直接导致大唐的防御进入紧急状态,失去了太多的地利优势。

张军的计划是先打南诏,封住吐蕃的南出口,然后从灵州发起攻击联络西域收复失土。

整个计划里有几个关键点,那就是已经成为边界防御关隘的陈仓,大散关,仙人关,飞仙关,金鸡关还有汉源城绝对不能有失。

这一线的关隘全部是只需牢牢防守,不让吐蕃越过一步即可。问题到是不大,冷兵器时代防守方本身就占便宜。

至于大渡城(泸定),张军考虑了之后感觉,并不适合做为防守的节点。

虽然两国约定大渡水为界,但大渡城和雅州之间相距太远,交通太难,补给不便,于是把防御放在了飞仙关。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