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比杜佑大,只是辈份小。
杜环年纪大了,又经历了十几年的漂泊身体不算太好,现在就在凤翔修书,算是张军给了他一个职务养老。
主要是张军需要他的记忆,希望他慢慢回忆,把经书写的再详细些。
大唐去三兰国,去殊奈,去桑那加的商人游客不少,但都是从海上走,从安南的交趾州起程,经三个来月的船上生活到达。
杜环是唯一一个从陆地上过去,并且详实的‘游览’了从怛罗斯到北非的风土人情。最重要的是亲眼目睹了延途各地的军队和军事设施。
他是被俘过去的,一路押解都是军队,住也是在军营。
虽然被俘的人不少,后面回来的也可能不只他一个,但是找不到啊。很多都在那边定居了。
这会儿在西方定居的大唐人不少,不管是阿拉伯帝国还是拜占庭,都非常欢迎唐人的到来,给他们很高的地位。尤其是工匠。
不管是造纸,印刷,治炼,制刀制甲,还是金银匠,画匠,绫绢织工,在这会儿都已经被大量工匠带到了西方。
安史之乱,不仅仅是削弱割裂了大唐,它直接促进了整个西方社会文明的跳跃式发展。
把杜佑的名刺放到一边,张军这才查验火封,打开武怀表和惠静寿两个人的露布,也就是报告。
露布是指上行牒文的类型是军事情报。其他还有抄,弹,议,代表不同的文件。
“前军,静寿。谨牒。
某部已按指令完成夏盐二州诸地接管事宜,收拢团练乡兵与安定军余部计三千有百二十一卒。
无遇险阻,集结五原,司令如意示某部兵分两路,上勾连灵州,中取兰池诸部,职下无异。
惟如意令怀表独率一部取萧关,职下存惑,请示处分。
牒件状如前谨牒。新军试练师参谋长惠静寿牒。”
“中军,怀表。谨牒。
前军静寿部已依令完成夏盐二州接管收纳事宜,如期集结五原。中军本部纠结诸羁糜州壮卒于芳池诸部,无遇险阻。
现着怀表率一部取萧关,遮蔽原州诸地,着静寿部勾连灵州中取兰池,如意率部取安乐兰池诸部,与怀表静寿左右呼应,齐攘鸣沙。
牒件状如前谨牒,新军试练师司令王如意牒。”
两个人都把试验师目前的情况和下阶段布置报告了一下,但惠静寿对王如意派武怀表独自领军打萧关表示不理解。
他感觉这样有点冒险,希望张军能干涉一下。
张军笑了笑,把两封书信原样叠好收进信封,起身和杜佑的名刺一起送到办公桌这边,收进抽屉。
惠静寿的耽心是有道理的,但张军并不打算干涉,就让他们自己玩吧,反正也不可能失败。不经历就不会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