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往萧关北关门方向而去。
近卫山地两营,加在一起战卒八百来人,还没有跟随中军的部落战士多,怎么看着都不像是去打仗的。还是攻城。
“虞候,可是真要攻城?”达干实在是忍不住,又问了一声。
武怀表没理他,吩咐掌旗:“着各部依计行事,无须另行通报。”掌旗便着人去发布命令。
到了战场上,掌旗的地位就坚挺起来了,紧紧跟随着主帅,化身为主帅的口舌和眼睛,随时汇报战场变化,依主帅吩咐发号施令。
在战场上说话已经没有用了,一切都要凭着旗号,军将们只管看旗,其他一概不加理会。
此时暮色更加昏沉,夕阳余光下山丘的暗影重重叠叠,明暗交错,风不大,天上连一只飞鸟都没有,四野一片肃穆。
队了战马偶尔的喷鼻,耳中就只有喘息和脚步声了,所有人都裹着麻衣,几十米外的人便好像和大地混为了一色。
几里路转瞬即至,中军在预定位置停了下来。
部落的战士们一直是牵着战马的,马上要战斗了,要尽量让战马保持体力,保持最好的状态,连骑乘都变得奢侈起来。
此地距离萧关尚有不到三里的距离,间途一马平川再无阻拦,人眼就能看清萧关上的箭楼。
达干视察了一下部族的战士们,做了些鼓动,然后一肚子问号的回到武怀表身边,整个人感觉都不是太好了,又担心又兴奋。
他看了看,中军的大旗都没立,心中一片茫然。
“可准备好了么?”武怀表看着萧关的方向,问了达干一声。
“诺,儿郎们随时可奔赴撕杀。”
武怀表点了点头:“那便好,教健儿们护好马匹,开战后声响会有些大,以防惊吓。”
达干点了点头,叫了人去吩咐,自己站在武怀表身边和他一起眺望萧关。
萧关上还没见灯火,不知道是因为天还没彻底黑下来,还是吐蕃军队就不搞这个。这会儿大唐的州城上应该已经烧着火把了。
平时只在门洞上方烧一两支,若是战时那就会顺着城墙烧满一圈,把整个城池四周照的通亮。
古城墙上垛口之间的掩体上总能看到一些小洞,大多数人以为那是箭口,不是,那是烧火燃灯的位置,箭就是顺着垛口射出去的。
灯火烧在那里,掩体会把照向城墙方面的光全部挡住,从外面看墙头只会是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到,而掩体后面的军士往外看就清清楚楚。
进攻的计划是提前就做好了的,命令下到每一个伙正,大家只需要依照命令执行就行了。这个十分颠覆这个时代的战争方式。
天色越来越暗,关城内的炊烟已经消散了,想来吐军的官兵们这会儿已经开始吃饭。
忽然有亮光一闪,在关墙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