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舅舅之事。
有些事情,断了就断了吧。
对她和安哥这个亲兄弟姐妹都这样,对倩倩也好不到哪里去。
想通后,安母也不纠结。
“没事,倩倩,过些天要下秧种,到时候你就在家待着吧。”要下田,她怕女儿累着。
这些农活,讲真,安倩倩还真不怎么会。
“好,都听妈的。”到时候她在一旁陪着,做一些力所能及之事就是。
可二人没想到,下秧种前,李玉兰过来让她们别下种,说家里多下了一些,到时候直接去她家田里取秧就是。
“你们家又没多少地,能用得了多少种,这事听我的,你就别下了。”李玉兰笑拍着自己亲家,跟她说着最贴心的话。
看到亲家张嘴要拒绝,李玉兰不干了:“你可别忘了,建文可是要给你养老的,要是他在家,这些活可都得他来干,他不在,他兄弟在呢。”
亲家话都说到这份上,安母还能怎么说。
“那成,我也不穷客气,等插秧的时候,我去帮忙。”农村里嘛,关系好的都会空闲的时候过来帮把手。
李玉兰当然不会拒绝,拒绝那就外道了。
“成,到时候让倩倩做饭,她做的饭菜可香了。”李玉兰还不忘夸自己儿媳妇。
安倩倩当然没意见。
事情定下后,李玉兰就回家忙活去了。
安母跟倩倩道:“你婆婆是个好的,也不知道你嫂子会不会有意见。”兄弟两个,她不想因为这些事情让兄弟不和。
安倩倩心中有杆秤,“明天正好大集,我上街去买些东西回来,到时候送过去。”领了人家的情,得还。
安母没意见:“这回可记得给你嫂子买点东西。”刘英是个好的,可那张嘴也爱念叨,和农村妇人没什么两样。
“我知道的,天变了,现在不是有什么的确良嘛,到时候我扯点回来。”好在这个时候不用布票,要不不一定买的到。
这些贵重的料子,大多都是不用布的,像那些棉布什么,还得用票。
票最多还有三四年就会取缔,家里的票也被她祸害的差不多。
“可以,不过你婆婆也不能少。”公爹和大伯的话,还是等建文回来后再送。
男女大防这时还是看的很重。
“我记着的。”婆婆这么好,她当然不会忘了他。
因为下秧种不定那一天,所以安倩倩第二天大集就去买一些感谢的东西。
先是买的确良的布,做衣服,她可没这本事。
买成衣,算了吧,她们更爱布。
买好后,又看到供销社里有胶鞋卖,她也买了几双。
这那种最古的高桶靴,也叫油鞋,雨靴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