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长条袋子装起来,军用霰弹则是包裹之后,用细麻绳进行编制,把霰弹编成圆柱状,而中间有圆木板间隔,这样做是增加气密性,而陆军的更精致,装填霰弹的是薄锡筒,可能是铸造的,底部则是铁板,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杀伤四百米外的敌人,所谓有效杀伤在于气密性赋予的精度和更大的能量)
纵帆收起来,霰弹的作用就很小了,荷兰人开始主打链弹,这是一种对帆布和绳索都有效的炮弹,当然,在这个距离上,对帆布更有效一些,运气好打到横帆,就可以撕开巨大的口子,然而,即便是破坏帆装方面,大舰队也更专业。
首先,大舰队用的是九磅和十二磅炮来破坏帆装,威力更大一些,其次,专业海军破坏帆装的弹药可不止霰弹,合众国海军为制式火炮配备了链弹、星型弹和杆状扩张弹,星型弹是一个挂满链子的铁球,效果并不显著,只是比链弹射程远一些,所以很少配备。(对付普通武装船只时,可以用星型打船身,其破甲能力也高一些)。但杆状扩张弹则是大量配备的,这东西猛一看像是哑铃,实际上,中间的杆并不是固定的,在飞出炮膛之后,它会扩张开来,横扫遇到的一切,两端的圆盘状结构与同口径炮弹一样,因此气密性更好,射程更远也更精准。
这类距离的射击,唯一心绞痛的是舰队的军需官,实心弹以外的异形弹对于炮膛的损害是巨大的,原本两千发寿命的火炮,往往在使用异形弹之后只有几百发的寿命,只不过这个时候,谁会去考虑这个呢。
大舰队一直在与巴达维亚舰队保持距离,而参谋们则观察着船体两侧的伤痕和水柱,不同的炮弹水柱是不同的,参谋们由此断定荷兰人异形炮弹的损耗,一般来说,十七世纪的每门火炮拥有六十枚左右的炮弹,其中异形炮弹占据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而以商船为主的巴达维亚舰队应该更少,或许增加炮弹储存是简单的,但异形炮弹却不是那么容易大规模增产的。
(到了拿破仑时代,战列舰火炮基数达到了一百二到一百五,需要指出的是,大部分炮弹都在弹药舱,而非摆在火炮甲板上。)
参谋们汇聚各类信息到李明勋那里,巴达维亚舰队破坏帆装的异形弹数量决定着战列线是否继续逼近,如果能得出其异形弹耗尽的消息,李明勋定然是要把距离缩短到二百五十米左右。
大舰队旗舰作战室里,李明勋端着一杯咖啡无聊拨动着角落里的地球仪,不时抬头看一眼钟表,在他的身边参谋军官有条不紊的忙碌着,在各自的岗位发挥作用,李明勋很满意也很自豪眼前的一幕,他很清楚,百年海军可不是一时说一说,而是靠时间积累起来,他亲手创造了合众国海军,用先见之明和技术优势取得了一场又一场的海战胜利,但是李明勋知道,早晚有一天,他会永远离开海军指挥官的位置,海军领先的技术优势,也会慢慢的消弭,所以,李明勋需要建立一支精干有效的队伍,为他们确立合理科学的规章,现在,已经有了雏形。
李明勋坚信,专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