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税,采金税一直在三成以上,但还是有更多的人涌入,如今进入矿区的不仅有契约奴和奴隶,更有不少来自合众国和大明的自由民,淘金一本万利,很少有人会忍得住诱惑。
契约奴和奴隶所淘沙金在交完税后完全归属婆罗洲开发公司,契约奴与奴隶的差别则在于,契约奴缴纳一定数量的收入后就能获得自由民身份,而自由民只管缴纳税款,其余皆归属自己,但相对来说,婆罗洲开发公司赚的最多,因为本地的淘金工具、衣服鞋袜和粮食完全由其垄断,前来淘金的自由民会以在外界五倍甚至十倍的价格购买这些生活和生产必须品。
目前来说,每淘出一万两金子,就有就有百分之四十左右落入国库,其中包含了采金税、铸币税和婆罗洲开发公司上缴的税款,但这些沙金经过冶炼提纯之后,卖到欧洲,还是国库赚的多,但金矿就是金矿,淘金的利润对于婆罗洲开发公司来说是极为合算的,而随着巴乌金矿的消息传开,会有越来越多的聚集而来,而宋业和刘孔昭已经准备制造几个一夜暴富的神话,在报纸上进行宣传。
淘金让本地的环境变得极差,森林被砍伐,河流被破坏,但这却为移民和本地的发展带来的新的动力,无论婆罗洲开发公司还是合众国官方都不会制止这种发展模式,对于十七世纪来说,保护环境还属于疯言疯语。
而挑战巴乌金矿有序开采的是淘金客的贪心,为了避税,大量的淘金客选择隐藏沙金收入,转而去外界花销,毕竟金沙也是硬通货,合众国一方面重罪责罚使用金沙、银锭等非法定货币的人,一方面加强对出入矿区人员的检查,目前来说,虽然无法全面杜绝,但还是有效的,而婆罗洲还对淘金客的身份进行限制,那些没有家人的淘金客是不允许进入矿区的,以免其铤而走险。
随着淘金客的增加而南华、澳洲、南非等地相继发现金矿,为了增强淘金对自由民的吸引力,也为了更有效的管理金矿,合众国除了继续坚持杜绝金沙流通之外,开始通过发放淘金证来取代抽取采金税的方式来降低管理成本。
巴乌金矿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淘金的历史可能会持续几十年,这足以带动婆罗洲这块土地持续发展,只需要五年,这里的华人拥有的能量就会超越土著,十年时间,足以控制所有的已开发区,二十年的时间,华人会成为主体民族,然后通过清剿、同化把山区那些野人部落‘消灭’,这块土地便会落入合众国的手中。
从金矿乘坐小船返回了晋城,刘孔昭再次找上门来,这一次,他的态度要谦卑了很多,或许是知道了李明勋支持他们灭掉文莱苏丹国,如此大利,婆罗洲开发公司也应该投桃报李,刘孔昭拿出了刚刚制定完成的契约奴管理法案,在新的法案中,将契约奴从准奴隶待遇提升到了外籍劳工,给予其准国民的法律待遇,奴隶主肆意伤害、剥削契约奴的情况将受到惩罚,也降低了契约奴成为国民的门槛,这些从大明出来的官宦勋贵似乎很善于学习政治规矩,在合众国高层缺乏人脉和底蕴的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