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还要棱堡炮台,负责封锁全航道,而下横档山修筑的工事是为上横档山主要塞做掩护的,这套防御体系有大小火炮七十二门,用来封锁航道的多是重炮。
虎门城则在航道东侧的岛屿上,东西各有一座炮台,东西各有一座炮台协防,再往深处的狮子洋则有航道中的大虎炮台,只是其位置偏远,无法和前面的炮台相互配合,除了炮台之外,清军还用铁锁横江,尤其是横档与虎门之间的主航道,那道铁锁长达两千米,锁扣用直径三厘米粗的精铁条锻造而成,整条铁锁像小孩儿的大腿粗细,极难破坏。
这套防御体系所有炮加起来超过了两百门,其中重炮是本地自己铸造,用于防备登陆的轻炮则走私自荷兰、英国和佛郎机,然而这套体系并非没有缺点,其中最大的了漏洞还是在于航道之中的横江铁锁,这道铁锁可以让盟军大船无法逆流北上,也组织了清军水师南下支援。
这导致,下横档岛和威远炮台只能凭借自己的力量应对了。
下横档岛上没有海防炮台,只有应对步兵的小炮,战列舰直逼下横档岛,而陆战队则在岛屿西侧展开,西侧的航道较浅,冬季水位低,所以铁锁的威力更大,导致除了舢板之外,根本不能通行,战列舰在这里展开,可以避免遭遇清军水师,也避开了上横档岛的炮台。
陆战队派遣了两个连进攻,掩护的火炮却多大一百二十门,相当于三个人就得到两门火炮掩护,下横档岛上的守军是广东水师绿营四百多人,还有十几个汉藩兵监军,岛上那些土木工事根本挡不住重炮,在炮击中鸡飞狗跳,四散而逃,有些丢盔弃甲游泳去了北面的上横档岛,有些砍了汉藩的脑袋主动投降,请求饶命的,陆战队没开几枪便是占据了这座岛,然后运输了重炮上岸,掩护攻击上横档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