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113伯克制度

作者:且看昨日风华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法的人,而最喜欢的属下是,他虽然反对我的计划,却可以提出一个更好的计划。从这一点看,我建议您不要轻易去反对全面扎萨克,除非您能提出一个更好的制度。”里什特提醒道。

吐尔逊诧异:“我?”

吐尔逊很有自知之明,作为一个商人他与统治阶级打交道很多,但对统治阶级内部的事情他可一无所知,但他知道,里什特知晓其中的一切,问:“里什特先生,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如果您能在这件事上帮助我,我发誓,我会倾尽一切保住您的性命,并为您的家人谋一条好的出路。”

里什特笑了笑:“多谢您的慷慨,伯克大人。其实我也拿不住好的制度来,但我却知道什么样的制度对帝国统治这片土地是有利的。”

“请详细说说。”吐尔逊请教问道。

里什特道:“这其中有几个原则,其一就是政教分离,相信这一点你我都深有体会,你来往帝国与西域多年,知晓帝国对宗教的限制,而我呢,这些年做吐鲁番总督,最头疼的就是怎么样对付那些贪婪而又狡诈的阿浑!

其二就是改土归流但又半土半流.........。”

吐尔逊给里什特倒了一杯水,问:“改土归流我知道,就是避免官员世袭,而采用简放流官的做法,这半土半流是何意?”

里什特道:“您不就是半土半流的典型代表吗,您的哈密伯克职位无法传之于子孙,但您又非帝国官员出身,而是叶尔羌汗国之人,畏兀儿人。半土半流就是任用本地人统辖本地人,试想,若殿下把大大小小的伯克都让汉人来做,他们语言不同,习俗不明,又远道而来,肯定是适得其反的。

显然,为了关西绥靖将军公署会有大量来自帝国的将领,但是在为帝国统治关西各城镇的基层官员必然是本地人,这就是半土半流。”

吐尔逊听到这里,手忙脚乱起来,他找来纸笔,记录下里什特所说的话,现在他已经完全信任了里什特,这个担任叶尔羌汗国吐鲁番总督多年的俘虏,可以把本地的民俗民情与帝国要求原则结合在一起,达到‘因俗而治’的目的,显然,这种妥协而来的政治制度是最容易被双方所接受的。

忙了一整个夜晚,吐尔逊写就了一份报告,第二天一早就前往了林君弘的驻地,而由吐尔逊设计的制度最终被命名为伯克制度,只不过这份制度经过了西征军参谋部、理藩院的整理、修改和进化后送达了皇帝御前,得以被最终批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