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配上火腿肠跟卤蛋。
解决早餐问题,刘耀祖想了想道:“去附近山里转转,争取把下次搭建庇护所的位置选好。太早回村里,让人看到怕是又要问东问西,不如等晚一点再回村。”
清楚自己这种跑山里搭建庇护所的行为,让村民知道怕是又要说三道四。那怕刘耀祖也是出于好意,可这种事说出来,只怕有些村民同样无法理解。
进山迷路的事情,十里八村虽然时有发生,但发生这种事的概率终归比较少!
临行之前,刘耀祖仔细检查昨天刚建好的木屋,确认没什么问题,又把带进山不需要的东西,全部放在木屋里。其中就包括那盏,重新添满油的马灯。
在木屋门口,刘耀祖还特意钉了一个告示牌,提醒需要借宿的迷路人,在木屋附近用火,一定要确保安全。而木屋的屋檐下,刘耀祖也堆积不少劈好的柴火。
有放在木屋里的马灯跟打火机,往后在这片松林迷路的村民,想必也不用担心什么。甚至刘耀祖相信,指不定那些经常跑山的人,也会经常借宿于此呢!
相比自己搭草窝子过夜,住在这种花心思搭建的木屋,自然要舒服许多。山货多的时候,进出往返一趟,也很浪费时间。现在有这样一处临时住所,为何不借宿一晚呢?
“要是借宿的人不识字,那我也没辙了!”
想到悬挂在木门旁边的告示牌,他已经做了自己能做的事。剩下的,他也希望不要有进山人借宿才好。那说明,没人在山里迷路。但他知道,这种事还是避免不了。
山里气候多变,很多时候往往早上出门太阳高挂。等进山没多久,指不定老天一变脸,瞬间就倾盆大雨。这种时候,能躲雨生火的木屋,作用就很大了。
背起轻了不少的背包,开始朝松林旁边的大山走去。在身后,被刘耀祖命名的‘一号小屋’也渐行渐远。可刘耀祖知道,往后进山的话,他怕是也会经常光顾这幢木屋。
沿着松林附近的大山,刘耀祖也开始通过双脚,了解这片距离靠山屯较近的山脉。至于远处的茫茫大山,往后还等着他去征服。可眼下,他也不敢太过冒险。
即便喜欢户外生活,但刘耀祖觉得是建立在,拥有足够自保跟经验的情况下。越往深山走,碰到危险的概率就越大。而现在,他觉得时候未到!
跟进山埋头赶路不同,出山的刘耀祖则有更多心情,欣赏沿途的风景。偶尔碰到一些长有野果的树木,他也会停下采些尝尝味道,好的就多采一些带在路上吃。
来到距离一号庇护所不远的丛林,刘耀祖又发现一片广阔的杂木林。看到林中不少倒塌的栎树,刘耀祖却知道这种枯树上,很适合一种稀有山菌生长。
“等下次进山,也许可以把二号庇护所建在这里。不出意外,这片林子应该能采到猴头菇吧!往后要是碰到,也许可以多采些猴头菇储存起来慢慢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