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大清的覆灭(一)

作者:我叫大老王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保护基本盘,还偷偷转移自家的家产。

先说一下税赋。

如辽东,北直隶,这些清廷的根基之地,税赋并没有增加多少。

乾隆这家伙鼓励百姓们耕种,大肆奖赏土地。

他还加大抬旗的人数和规模。

让工匠发挥更多的想象力生产火器,还给予厚待。

传统的恩科方面,乾隆也在搞事情!

比如他在这一年中,连续中了两次恩科。

但乾隆只大肆录取北方人才。

这让南方系的清廷官员大为不满。

我们考取功名,就是为了当官,就是为了钱财。

你这皇帝竟然只管北方而不管南方?

这是什么皇帝啊?

不求你一碗水端平,但求你给我们同样的上升渠道啊!

乾隆如此做派真的让南方系官员非常上火。

更加上火的来了,乾隆在随后的下半年中,多次摊派南方税赋,北方反而不管不顾。

然后,南方有部分受不了,然后一不小心贪多了。

再然后,就是有人造反了。

这一反,一些内陆腹地一直憋着火的百姓也跟着反抗。

短短的两个月时间里,南方竟然出现了十多股势力!

这些势力烧杀劫掠,坏事做绝了。

但乾隆却不发兵掐灭这些火苗。

甚至,他竟然抽调大批兵力集中在各省重城。只让他们保护好这些富裕之地就行。

乾隆冷漠的做派让南方更加乱了。

外面的人认为乾隆昏庸,而实际上呢,这家伙正秘密生产军备,操练军士。

这种不顾南方生存的反应,引起的连锁反应极为恐怖。

鲁地等沿海城市对乾隆和清廷非常不满!

如济南府除了灾难,乾隆只是象征性赈灾,然后就不管不顾。

这也是陈牧他们派出士兵救灾,却不受到阻拦的原因。

乾隆想要天下大乱,最好分出无数势力。

然后重新让北方的势力重新杀出一片天。

陈牧这边可不愿意这么干!

他们是干什么?

他们是要用最小代价推翻大清的,可不是让我大清满目疮痍的。

所以,在安排好人员在赈灾济南府的时候,他们决定对这七八处叛乱之地动刀兵。

若是乾隆知道最不想让清廷乱的人竟然是陈牧等人,不知道会作何感想!

“南方各地主要是制度,还有土司的权利心作祟。”

“豫、山、陕等地除了因为税赋太重,还有就是人祸原因造成的灾民四起。这些地区的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