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3 序曲

作者:星辰玖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p>

这会儿修筑铁路,包括修建城池和港口肯定是没有问题了。

因为这里就有五万东南营将士,曹变蛟那里还是十万神武营精锐和十多万俘虏,加起来足有三十余万人了。

这么多人修筑城池和港口恐怕都不用一个月时间。

现在的问题就是,谁来主持西伯利亚大开发。

这个好像还只有交给工部官员来负责,其他官员对修铁路、挖运河、筑城、架桥,乃至开发矿藏等等肯定都没工部官员熟悉。

工部官员里面,他比较熟悉的基本上不是被他拉去美洲了就是负责各个研究院的研究工作去了,除了工部尚书兼内阁次辅毕懋康,他还真想不到有什么人能胜任这么重要的工作了。

问题他还不能把毕懋康招过来。

毕竟徐光启年事已高,精力有限,内阁的具体事务还得毕懋康来协助,他如果把人家的左膀右臂都调过来了,内阁估计都会出问题。

美洲那边的彭宾和杜麟徵等人倒是挺适合来搞开发的,问题距离太远了,等人家赶过来,这边估计都快到冰封期了。

看样子只能从研究院暂时调个人过来顶一顶了。

研究院调谁过来合适呢?

其实,研究院也没多少人可以调,因为除了王徵、宋应星、孙元化和张继孟,其他几个那都是新科状元,根本就没什么管理经验。

这些新科状元的特长就是搞研究,开发整个西伯利亚这么大的事,人家肯定管不来。

这么算起来,也就王徵、宋应星、孙元化和张继孟勉强能调过来帮一下忙了。

王徵在研制新型战车,这个肯定不能动。

孙元化在研制新式火炮,这个肯定也不能动。

张继孟在研究全金属外壳的飞龙战舰,这个也不能动。

算来算去,也就剩下宋应星了。

宋应星这会儿正在研制新型铝合金,这事也相当的重要。

不过,这种事是相当耗费时间的,各种合金材料的融合和配比问题,那动不动就得耗费几个月时间。

当然,这种事也不是离了宋应星就不行了。

反正就是不停的融合,不停的测试,宋应星只需好好交待一番,这种循环往复的事他的弟子也应该能胜任。

而且,宋应星熟悉各种矿藏,对各方面的技术也都有涉猎,来这边主持西伯利亚大开发那是相当的合适。

想到这里,他直接朗声道:“承恩,拟旨,命宋应星速速带工部勘探矿藏的官员及工部负责农田水利、运河桥梁等的主事过来,多带点,凡是有空的,都带过来,直接坐火车过来。”

这电报也不能发太长的内容,这么长就差不多是极限了,再长,那来回校对都麻烦的很。

这会儿的电报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