叽歪歪,直接拖出去砍了!
嘴巴说不过去了那就不说了,直接动手!
你能咋滴?
如果米尔纳如同萨非一般是正统继承来的波斯帝国皇帝,那波斯帝国的官员自然拿他没办法。
他就是奥斯曼帝国临时扶持起来的傀儡,波斯帝国的官员会怕他吗?
你不讲理是吧?
我们也不讲了,大家手底下见真章。
不管哪个王朝,朝堂之上的官员那基本上都有各自的势力。
比如亲朋好友又或者自己栽培起来的门生什么的,能混进朝堂的,那多多少少都有点自己人。
如果是萨非这个正统继承来的皇帝,他们想要跟人家斗,那就是造反,他们手底下人估计还不敢帮忙。
对付这么一个奥斯曼帝国扶持起来的傀儡,那就不一定了。
很快,波斯帝国便暗流涌动,不知道多少地方官员甚至军中的将领都接到了密信,大家都在暗中准备,准备推翻米尔纳这个奥斯曼帝国扶持起来的傀儡。
当然,这还需要一个过程,或者说足够的支持。
毕竟,人家米尔纳再怎么说也登上帝位了,手下也有不少投靠奥斯曼帝国的官员支持他,而且奥斯曼帝国也摆明了在背后支持他,要推翻这么一个傀儡,那肯定不是一句话的事情。
紧接着,第三份特刊来了。
这份特刊主要描述的就是米尔扎小皇子多么的善良,多么的温和
同时大明帝国也亮明了态度,愿意和波斯帝国在坎大哈外围的大军谈判,并支持真正的继承人米尔扎小皇子继位。
这一下,无疑给波斯帝国没被米尔纳这个傀儡控制的官员指明了道路。
那就是赶紧促成波斯帝国和大明帝国的和谈,迎回真正的皇位继承人,米尔扎小皇子
至于怎么促成和谈,人家都说明白了,让坎大哈城外的三十万波斯帝国大军和大明帝国和谈就行了。
这三十万大军才是波斯帝国的中坚力量,后面强征的青壮那就是凑数的炮灰。
于是乎是战是和又成为波斯帝国内部争论的焦点,米尔纳和投靠奥斯曼帝国的官员那自然是摆出一副要报仇的架势坚持要和大明帝国死磕到底,谁敢提出异议,那不是抓就是杀。
那些没有被米尔纳控制的官员见朝堂之上斗不过干脆派出亲信乃至亲朋好友奔赴边境,去劝说那三十万波斯帝国将士,劝他们主动跟大明帝国和谈。
反正只要那三十万将士倒戈,他们便能迎回正统继承人米尔扎小皇子。
到时候什么奥斯曼帝国的科普鲁帕夏,什么傀儡皇帝米尔纳,不滚蛋就得死。
至于新征召的七十万大军,在他们的暗中捣乱之下不是没有戎装就是没有粮草,很多甚至都跑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