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境界提升:大儒

作者:蜀三郎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了一大批头目,换了另一批相对信任的人重新执掌禁军。

幕后主使也终于浮出了水面。

其实,幕后主使并不难猜,毕竟能够搞出如此阵仗的人并不多,而且做成了这件事之后谁更得利大家心里都有数。

首当其冲的就是前太子。

当然,现在是亲王了。

历朝历代对于亲王的去留都有不同的措施,有的朝代是让亲王离京,各自分封,无特殊情况一律不得回京。

有的则是让亲王留在京城,无特殊情况不得离京。

不管是离开京城还是留在京城,都是有利有弊的,就看天子如何权衡了。

大乾朝,亲王大多是留在京城的。

当初乐正帝登基之后,前太子曾主动提出过离京分封,但乐正帝最终没有同意。

他觉得,还是留在眼皮子底下监视着要稳妥一点。

果然,这家伙贼心不死。

而且这一次叛乱,让许多人没有想到的是,前太子居然破天荒与曾经的死对头六皇子联手。

二人以前斗得你死我活。

现在可能是同病相怜,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所以才会联手合作。

先将乐正帝赶下台,二人再各凭本事看谁最终能够登上皇位。

可惜,这两个家伙还是低估了周羽的实力。

尽量找来了不少江湖术士以及西域法师,但在周羽夫妻四人的联手之下,依然输得一塌糊涂。

最终,一人一杯毒酒,死在天牢中。

这场叛乱,虽说令得乐正帝惊吓了一场,但好在有惊无险。重要的是,他终于解决了两个心头大患。

说起来,两个都是他的皇兄,之前尽管知道这两个皇兄野心勃勃,早晚也会成为隐患,但却没有理由下手。

这一次终于名正言顺,师出有名。

接下来,又派了不少高手离京,彻底捣毁二人组建的窝点。

解决了这一次的动荡后,乐正帝开始专注于朝政,首先就是解决粮食产量问题。

毕竟这关乎着民生的根本。

当然,要解决粮食的产量问题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还涉及到方方面面。

比如种子与土壤的改良,水利工程等等。

为此,朝廷开始广纳天下贤士,同时还在不同的区域划出了试验田,进行各种改良。

比如将种植与养殖综合,因地制宜播种不同的种子,鼓励乡民开荒,开垦梯田,大修水渠,合理施肥等等。

工业方面也在逐步推进,工部专门成立了一个新的机构,招聘一些能工巧匠参与采矿、冶炼、铸造、模具、器械等等方面的改进。

有突出贡献者给予正式编制,按周羽的说法,叫技术人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